宜昌未来五年发展宏图

   2012-11-17 18410
      在昨日的宜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大会上,市长李乐成提出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幅施政新蓝图已经绘就。
  他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对宜昌的发展充满信心。市政府将认真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决不畏难,永不懈怠,克难奋进,乘势而上,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思维,谋划宜昌未来,致力推动全市经济转型提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发展:“双轮驱动”

  “把握宜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推动工业做大做强;以旅游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具有宜昌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

  未来五年,宜昌将重点打造沿江万亿经济走廊。

  宜昌将引导产业、项目、生产要素向沿江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加快把沿江地区建设成年产值过万亿元的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高新区龙头带动作用,统筹推进沿江开发,加快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化园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力争2016年,高新区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等园区产值过1000亿;宜都夷陵当阳枝江开发区产值过1000亿;电工电缆、汽车等一批特色园区产值过100亿;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等支柱产业产值过1000亿。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力争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0家,产值过100亿企业达到20家以上、过1000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继续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让更多“宜昌制造”唱响全国、走向世界。支持夷陵、宜都、枝江、当阳等东部市区率先发展,争取宜都、枝江早日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

  适应新型工业化需要,突破性发展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规模,完善体系,加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支持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推进多式联运,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努力把宜昌建成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以“两坝一峡”区域为核心,以主城区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倾力打造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做强三峡旅游核心品牌。推动清江画廊柴埠溪等景区创建5A景区。高标准建设三峡游轮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把宜昌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同时,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着力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6个百亿产业,建成全国一流的柑橘主产区和茶叶强市。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向精深加工转型,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力争2016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00亿。

  城市:“扩容提质”

  “积极呼应武汉、重庆两大城市圈发展,实施沿江组团开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全面推进城市规模扩张、功能优化、品位提升,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全国一流明星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

  在扩容方面,未来五年,宜昌将重点强化东拓南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特大城市基本框架。

  突出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统筹城市与产业发展,推进中心城区东拓南展,规模扩张,力争2016年城区框架超过200平方公里。突破行政区划,实行共建共享,加快把白洋、火车东站片区建成产业新区、宜居新城。坚持规划引领、市场运作、分期开发,加快把点军、平湖半岛等区域建成生态城市新区。优化提升三峡坝区等外围组团。

  在提升城市的品质上,宜昌将加快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施以港兴城战略,整合岸线资源,提升集疏运能力,把宜昌组合港建设成年吞吐量过亿吨的三峡枢纽港。建成宜巴、保宜、紫云等一批高速公路和铁路,建成庙嘴、香溪、白洋等长江大桥,扩建三峡机场,尽快形成水公铁空快速转换、无缝对接的大交通格局。

  同时,完善城区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确保城市畅通有序。加强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配套功能适应城市发展步伐。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促进城市现代化。

  宜昌将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实现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协调发展。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确保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推进宜都、枝江、当阳向中等城市迈进,逐步与中心城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大力支持五峰县城回迁。依托长江、清江、香溪河、沮漳河等流域,推动城镇沿江沿河组团发展,形成滨水生态城镇带。

  民生:“共享成果”

  “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醉关心醉直接醉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改善民生,让广大市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政府工作报告》

  今后五年,要醉大限度地扩大城乡就业。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确保每个城镇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确保5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

  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醉低工资标准,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贫富差距。

  要加大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力度。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标准建设宜昌职教园。支持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湖北一流、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支持三峡大学建设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大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建设市奥林匹克中心,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全面落实惠及各类群体的社保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探索各类人群社会保险对接机制,逐步实现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可转换、一体化。

  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确保长阳秭归五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李乐成说:“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不懈追求。市政府将和全市人民一道,经过五年奋斗,让宜昌的经济更加强盛,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人民更加幸福。”
   后五年,要牢牢把握开放引领、沿江突破、创新驱动、绿色繁荣战略要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全面推进经济总量、城市发展、发展方式、社会建设新跨越,把宜昌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