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为宜昌写的新歌,宜昌赢麻了!

   2025-08-05 三峡新闻590
核心提示:刀郎为宜昌写的新歌《秭归鸟》
 “弭棹西陵沚,沉歌酹楚魂。
暮雨来千载,离骚彻夜鸣。”
8月2日晚
当刀郎在宜昌奥体中心唱响
新歌《秭归鸟》
这首为宜昌量身定制的旋律
宛如一道穿越千年的文化闪电
瞬间点燃了全场
也照亮了宜昌独特的文化底蕴
网友纷纷表示
“这首歌是宜昌的新名片”
 
秭归鸟》完整版
弭棹西陵沚,沉歌酹楚魂
暮雨来千载,离骚彻夜鸣
一只青竹从我的胸膛里面长出来
枝叶上挂满西陵峡口所有的江潮
青竹飞在大江两岸充满枯叶的往日
胸口疼痛让她颤栗不居岁月的悲号
我是大江的盼归鸟
我是古老的孩子
月亮停止了时间
我在树冠昼夜的奔跑
我催促河流不眠不休
四处寻找我的哥吔
你回来也,你回来啊也
魂兮归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我的青竹化作冬羽落满沿江的人群
 

新歌发布,全城沸腾

8月2日晚,“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在宜昌举行。现场,刀郎首次发布专门为宜昌定制的新曲《秭归鸟》,将所有人带入了宜昌的历史长河之中。
“我是大江的盼归鸟,我是古老的孩子,月亮停止了时间,我在树冠昼夜的奔跑”。这充满诗意与深情的歌词,配合着悠扬的旋律,让观众沉浸其中,现场呼声雷动。
演出结束后,歌迷们久久不愿离场。网上,《秭归鸟》迅速成为焦点,网友们纷纷表示:“秭归赢麻了!”
武汉演唱会,刀郎用《虞美人・故乡》致敬屈原,把编钟古乐和摇滚吉他玩出了花;这次在宜昌更绝,直接把秭归鸟、青竹、峡江这些元素揉成一首歌。
 

文化底蕴,源远流长

秭归鸟,这一古老的意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据相传,秭归鸟是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它便会发出“我哥回呦!我哥回呦”的啼叫,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华介绍,这一传说,不仅体现了屈么姑对兄长的深切思念,更反映了宜昌人民对屈原的敬仰与缅怀。在古代诗词中,秭归鸟也是常见的意象,常常与乡愁、悲愁、哀思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北宋诗人王令的诗中,“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诗人借秭归鸟的啼鸣,抒发内心的悲愤与执着。刀郎的《秭归鸟》,正是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升华,赋予了这一意象新的生命力。
黄华告诉记者,整首歌曲以秭归鸟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自然与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屈原的缅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放着那么多省会城市,刀郎为何偏偏选择了宜昌这个三线城市?有歌迷说:“刀郎这是把湖北当第二故乡了。” 从武汉的编钟到宜昌的秭归鸟,他用音乐在荆楚大地上串起一条文化长河,更像是对荆楚大地最质朴的告白。
 

文旅融合,城市新机遇

作为长期从事对宜旅游研究的学者,黄华告诉记者,《秭归鸟》的发布,对宜昌不仅是一首新歌的诞生,更是一次城市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这首歌将宜昌的山水人文融入其中,成为了宜昌文旅的一张新名片。”黄华说,随着歌曲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宜昌,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为宜昌的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秭归鸟”的发布,通过歌曲与文旅的融合,宜昌可以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开发更多与屈原文化、三峡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刀郎这哪里是在唱歌,分明是在宜昌的山水里种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宜昌,值得热爱。
微信图片_2025-08-05_090316_246
《秭归鸟》由刀郎和其徒弟徐子尧合唱。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