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16位政协委员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会议时间不到两小时,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评价委员们发言“话短意长”。他表示,将认真研究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并采纳合理建议,整改提出的问题,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让“十里滨江”成宜昌文化长廊
市政协委员、民盟夷陵支部主委田琼波认为,宜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却没有一个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他建议美化“十里滨江”,全面提升旅游名城整体形象。
“十里滨江”即从葛洲坝至临江溪全长20公里的滨江公园,田琼波建议将沿江大道延伸段的20公里滨江整体规划,依托长江中上游分界点、清朝年间的英港遗存及峡江船工生活创建峡江文化主体公园;依托土家文化、巴楚遗风创建民俗主体文化公署;依托屈原、欧阳修、王昭君、杨守敬等与宜昌相关的历史名人,结合天然塔的保护,创建名人文化主体公园;依托葛洲坝、三峡大坝的建设及我市小水电星罗棋布的资源特点,建设水电文化主体公园;依托与宜昌有关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颜真卿诗画名家,建设诗画宜昌主体公园等。
尽快启动沿江大道白沙路到临江溪段建设,加快东站路、花溪路、柏临河路等道路建设,尽快形成滨江长廊循环交通系统。建议在沿江大道投放绿色环保电瓶车,开通宜昌火车东站—桔城路—沿江大道—葛洲坝的沿江旅游公交线,并且对现有线路进行整合,分流其他部分沿江公交线路的客流。
建川汉铁路纪念园展文化魅力
川汉铁路是和三峡工程齐名的中国近代以来醉伟大的超级工程,见证了宜昌乃至中华民族的兴衰,是城运和国祚的浓缩。昨天,宜昌市政协常委,市社科联副主席陈华洲建议建设川汉铁路纪念园,构筑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精神文化支撑。
纪念园选址应尊重历史,建议川汉铁路纪念园在滨江公园或者宜万铁路大桥附近择址建设。展示内容包括塑立大型汉白玉主题浮雕,再现修建川汉铁路艰难场景、昔日宜昌建设火热场景、“保路运动”壮烈场景;塑立詹天佑李稷勋大型雕塑,介绍生平。
按照航运中心标准建设宜昌港
“世界港口的发展已进入第四代阶段,而宜昌港尚处于第一代港口阶段,与宜昌在长江中的地位不相符。”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曹文金建议采用超常措施,按照航运中心的标准来建设宜昌港。
曹文金建议以港务集团为核心企业,重点支持建设秭归、枝城、云池三个功能港区。支持三峡枢纽港申报国家水运口岸,通过建立水上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港一政”、“一站式服务”的新型管理服务方式。推动宜昌与南通的“虚拟组合港”建设,共同建立快速转关运输合作关系,实现宜昌的“江海直通”。联合重庆争取国家支持,在三峡库区发展近万吨级船舶运输,同时在秭归建设中转港,实现大小船互转,发展“江江联运”。建议抓住蒙西铁路修建的机遇,积极主动争取铁道部支持,解决枝城港铁路运力瓶颈。
复建宜昌古城部分街道民居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秦兴友说:“老城的保护迫在眉睫,再不重视,宜昌古城的文脉将荡然无存。”
宜昌古城,有现存的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环城南路,西至江边,不到3平方公里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比较有名的历史建筑:有“尔雅台”、六一书院、墨池巷、天官牌坊、中书街、锁堂街、四贤堂、基督教堂等。但目前难以见到宜昌古城的风貌。在民主路未改造的部分依稀可见原汪家祠堂的部分山脊和风火墙,为明清建筑,学院街、中书街、元亨路、汪家巷,亦有几栋2层或3层的原居民的老住宅,约为清末或民国时期所见。
秦兴友建议,在环城东路以西、献福路以南,沿江大道西陵一路至云集路以东,环城南路以北,尚未改造的大约1平方公里的旧城范围内,抢救性地复建“宜昌古城一条街”,可按历史顺序,依次建设秦汉风格一条街,唐宋风格一条街,重点复建明清风格一条街,民国风格一条街。考虑到地域狭小,建议各个历史时期的街道大约建100-200米,既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