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景不光出现在均瑶锦江国际大酒店,从宜昌市旅游局了解到:当日,桃花岭饭店和峡州宾馆入住率均为100%,万达皇冠假日酒店入住率也达到了80%。
据悉,自7月份以来,宜昌四星级以上酒店平均客房入住率达70%,三星级以下及其他商务酒店平均客房入住率超过80%。较之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一到周末,酒店宾馆更是一房难求。与此同时,从宜昌旅游部门对宜昌20家骨干旅行社的统计预报监测数据来看,每逢周五,地接旅游团队人数是平时的3倍。过夜游客数明显增加。
“客房入住率提升,昔日的旅游‘过境地’正逐渐成为‘落脚地’。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近两年宜昌大力实施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措施已初见成效。”宜昌市旅游局局长柳兵表示,“我们的工作目标,正是要使宜昌旅游从观光型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从数量扩张型向质效提升型转变、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全面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让世界各地来的游客驻足宜昌。”
资源整合,“拳头”开始发力
宜昌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对外开放重点景区49处,3A级以上旅游景区26家。共有120家旅行社,58家星级饭店,持证导游3076名。
量多并不意味实力的强大。五指紧握成拳,出击才更有力。
为此,宜昌大力实施旅游资源整合,将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旅游工作重头来抓,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宜昌市旅游局鼓励扶持优强企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近年来,宜昌旅游公司整合了三峡大坝、九畹溪、屈原故里凤凰山旅游片区;国贸集团整合了三峡大瀑布、金狮洞等晓峰旅游片区;兴发集团整合了嘲天吼漂流昭君村旅游片区;三峡新起点旅游有限公司整合了三游洞、世外桃源、快乐谷等西陵峡旅游片区;宜昌交运集团整合了码头、游船、旅游客运业务,形成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格局;峡州酒店集团整合了峡州酒店、南湖宾馆、夷陵饭店、锦江大酒店,形成了本土住宿业航空母舰……
通过整合,宜昌共形成了11个大旅游产业集团企业。近两年来,“拳头”开始发力,依托这些实力雄厚的优强企业,宜昌共开发建设旅游项目109个,完成旅游投资40.13亿元。柳兵称,这种规模和实力在全省绝无仅有。
产品升级,游客流连忘返
如果把整个旅游产业比作一个酒坊酿酒的过程,那么整合好资源,算是打造好了酒缸。但拥有好缸不是酿出好酒的全部因素,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才能使旅游这缸酒充满诱人的香气。
为此,宜昌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精品“留客”,完善配套服务,确保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多消费。两年来,宜昌大力开展了国家质量等级景区创建工作。同时,对现有景区加快提档升级。
三峡大坝旅游区通过大手笔扩容改造,新建了坛子岭观光电梯和游客换乘中心,游客容量由3000人增至近2万人;打造两坝一峡标准化旅游产品,长江三峡1号、6号、7号豪华游轮投入运营,日接待能力达到3000人;柴埠溪投资近亿元建设了景区观光索道;天龙湾高尔夫球场、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休闲度假项目建成营运。
通过对景区的精致建设以及宜昌人温馨的服务,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且流连忘返。6月,在对宜昌旅游的考察踩线活动中,中国铁道旅游联盟协会会长、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总经理李建忠动情地说:“宜昌是不能不来的旅游胜地,也是来了还想再来的胜地。”
卖力吆喝,半年游客逾千万
俗话说,“酒香也要勤吆喝”。宜昌不缺乏旅游资源,但对于不少外地游客来说,宜昌旅游总遇到“三峡大坝、长江三峡不在宜昌”的尴尬与无奈。
今年初,在宜昌市旅游局的组织和协调下,三峡大坝、三峡人家、西陵峡风景名胜区、三峡晓峰旅游区、车溪民俗旅游区、清江画廊旅游区和宜昌交运集团成立了“6+1”城市与旅游营销联盟,一改过去旅游营销单打独斗的局面,使宜昌旅游进入整体营销、整合营销时代。
同时,为抢抓“高铁”旅游市场,今年宜昌在沿高铁线的10多个城市开展了大规模旅游销售攻势;借道旅行商销售渠道开展营销,仅上半年就接待了国内外8批次248家旅行商来宜踩线,让宜昌旅游线路进入各旅行商销售网络;通过铁路营销,宜昌与中国铁道旅游联盟达成从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30多趟旅游专列开进宜昌的合作计划;宜昌旅游微电影《相约山楂树》——纯爱之城首开全国微电影宣传旅游之先河,在凤凰网和土豆网创下500多万次的点击量……
宜昌旅游营销成效显著。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宜昌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75.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47%、34.13%。共有6列旅游专列、3架次境外旅游包机、20多批大篷车和10艘包船开进宜昌。“远方的客人,正在被我们留下来。”柳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