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屈原故里“八大怪”

   2021-05-26 三峡晚报14630
核心提示:秭归位于三峡深处,个性化的生活特征明显,于是秭归人将当地的文化生活归类八大怪。记者发现,这八大怪是代表性浓郁的生活场景和

 秭归位于三峡深处,个性化的生活特征明显,于是秭归人将当地的文化生活归类八大怪。记者发现,这八大怪是代表性浓郁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符号,大部分所谓怪,就是个性化的生活。“生在湖北爱川菜、歪门斜道真存在、县城方言两大派、三个端午龙舟赛、红心粽子江中甩、目不识丁把诗赛、老人驾鹤红棺材、石头做成下酒菜”不仅是传说,如今还有很多怪在生活中频现。这些都被复制到了屈原故里景区,有的是文化记忆,有的随着生活的脉络在继续延伸。

“歪门斜道依旧”这一怪,在屈原故里景区青滩古民居的“歪门斜道”奇怪建筑物即能看到,成为了景点。游县长老屋被原样复制到凤凰山,就是典型的歪门斜道,是风水学的需要,还是地势所需?不去考究,但都是一种文化,也引发了很多人实地探秘。

游县长老屋歪门斜道

三个端午龙舟

许多人到秭归后,难以习惯的饮食就是秭归的麻辣味道,如果糊涂一下以为到了山城重庆

“生在湖北爱川菜”。秭归县位于川东鄂西,三峡西陵峡两岸,秭归虽然是湖北板块,但饮食习惯却和重庆人口味一样重,爱好麻辣,爱吃火锅。在秭归县城有专门炒鸡蛋饭的餐馆,10元一碗,自己夹菜。在自助菜中有一道菜让记者望而生畏,就是油炸干辣椒皮,油亮的让人不敢多看,红红的颜色像是火辣的火苗在舔着人的舌尖。

而这道菜肴成为了“舌尖上的秭归”的经典,无论男女老少咀嚼着辣椒像吃酥薯条一样,让人浑身冒汗。在秭归如果点餐之前,不声明清淡口味,那么所点的菜可能只能欣赏了。

秭归居住的地方与巴东接壤与重庆间距稍近,在长江属于交通咽喉、黄金水道区域,重庆人常在秭归落脚,口味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湖北人的重庆口味在秭归就愈发突出了。

“县城方言两大派”,以九畹溪为界,九畹溪以北的人说话与川话相近,九畹溪以南的人说话与宜昌话相近。县城从归州(川音)搬迁至茅坪(宜昌口音)后,两种方言融合到一起,出现了一城有两种方言,其实这一怪是后时代的幸福的一怪。

郭家坝上游的人习惯将门口的晒场称之为坝子,叫人习惯冠以娃子,君娃子、红娃子……茶杯称之为盅子。哪儿、这儿、那儿,仅仅是音调不一,表述的意思却天差地别……与川腔高度地接近。县城南迁之后,南腔与北调就混合在一起,成为了正宗的“南腔北调”。

“三个端午龙舟赛”。屈原有个端午节、一节三过闹一月、秭归端午比年大、不赛龙舟人不歇。在秭归,端午比年大,过得比春节还要隆重。

唐代诗人文秀《端午》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是纪念屈原而诞生的一个节日,而秭归端午特点明显。每年有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

端午节之前,秭归嫁出去的女儿们都接回娘家过节,未过门的媳妇三个端午都会被男方接去过节,这是当地一大特色习俗。秭归人过端午,门口挂艾叶菖蒲,围坐在一起包粽子、煮盐蛋、泡雄黄酒,说笑着忙得不亦乐乎。端午也是季节标志,高山农家菜桌上有了黄瓜、辣椒、四季豆都粉墨登场了。此刻茶叶采完、秧苗插完、玉米播完、小麦入仓……也是小农闲时节了。

屈原端午从头端午龙舟竞赛拉开序幕。在龙舟下水前还要进行祭江,为“龙舟披红”,举行游江招魂。

自从秭归每年举行端午节之后,在徐家湾招魂、赛龙舟成了固定节目。前些年每年总有几起学生要么溺水、要么投江的意外事故发生,有人牵强附会地说:这是招魂出了拐。但是随着沿江护岸建成,安全栏杆全覆盖,意外事故没有了,质疑招魂的声音也就偃旗息鼓了。每年端午民俗屈原后裔亲身穿祭服,在艾蒿门前摆上猪头、羊头、供果、红烛和香炉,面向长江,先烧纸再叩拜,向天地洒酒后,祭江,祭龙头,醉后诵读祭文,焚烧祭文。礼毕,众人一起抬着龙头,来到江边安装好龙头后,龙舟再下水。

举行游江招魂时,一般还设置有彩船,彩船上有扮屈原和屈幺姑的,还有人不停地向江中抛洒粽子。江上传来阵阵呼唤:“我哥回,我哥回……”龙舟开始游动。不久龙舟划至江心,呼唤屈子魂归:屈原大夫哦,哟嚯哦,快回转啰,哟嚯哦……如泣如诉的招魂曲,让人潸然泪下。

到“末端午”时,家人团聚,同时喜庆夏收,乡亲邻里自娱自乐,赛诗会成为特点。至此,秭归的端午节才算正式结束。

老人驾鹤红棺材

“老人驾鹤红棺材”。如今在秭归有个很奇特的风俗,老人去世后土葬时用红漆棺材下葬,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峡江人过了70岁去世则视为喜丧。生老病死、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办喜丧虽然悲泣氛围要弱化许多,有一点是一定的,所谓喜丧在现场要没有人哭我的儿,我的宝。哪怕逝者80岁,父母有任何一个尚在,就不能称之为喜丧了。有了喜丧,就有了土家的跳丧鼓,且歌且舞的习俗。

在汉族办丧事是不能有红色存在的,对联是白的、孝服是白的、现场布置也是白的,棺材是漆黑的,但是在归州、屈原、水田坝、泄滩办丧事却是红棺材。

办丧事有红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在屈原故里局部范围至今保留了这一习俗。为什么会用红棺材呢?这与屈原有关。相传屈原投江后,神鱼负尸返回故里,屈乡民众对其入棺盛葬。因屈原不是普通人,是尊贵之躯,棺材漆成什么颜色呢,如何表示大的不同与敬意呢?在屈原故里争论很大,醉后德高望重的老者定夺,漆成红色。说法是红色为古代五种正色之首,屈原应该享受这个待遇。

民众对屈原表达了至高礼遇,但秦王得知后,气急败坏,专门派人来秭归查问真假,兴师问罪。秦使得知红漆棺材装着屈原后,下令搜捕红棺材。屈乡民众急中生智,连夜将各家各户的100多副棺木漆上红色,有集中在一起的,有分散放置。告之秦使:“归乡民风淳朴,崇尚赤色,老人死后都用红漆棺材。”如此一来,秦使无言以对,更无法辨认哪副棺材装着屈原,拂袖而去。从此,屈原故里秭归为了纪念屈原就保留下了老人去世后用红漆棺材装殓的习俗,并一直沿袭至今。

红心粽子江中甩

“红心粽子江中甩”被称之为一怪,实际上也是祭祀文化的一种。在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是很多地方的习俗,但在秭归却很怪异。屈乡人包粽子很讲究,选用上好的糯米,宽宽的粽叶,把粽子包得有棱有角,然后再缠上细细的丝线。醉特别的是在糯米中间放颗红枣。棱角分明的外形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品格;雪白的糯米,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那一颗红枣是屈原对楚国,乡亲们对屈原的一颗火热的心。屈原故里于是传着《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秭归在游江招魂时向江中抛粽子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乡亲们在打捞屈原尸体的时候,将粽子纷纷投入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以免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这种习俗延传至今。

“目不识丁把诗赛”。诗人吟诗不足为怪,但在屈原镇乐平里,一字不识的农民吟诗却很平常。受屈原影响,乐平里一带的农民人人都会吟诗作对,即使是一字不识的农民,吟诵的诗被整理后往往就是一首经典。

秭归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农民自古以来有吟诵“楚辞”古体诗的习惯。明清时期,农民自发成立全国首个农民诗坛“骚坛诗社”,社员自称是“泥腿子诗人”。

他们每年端午相聚屈原庙,比文赛诗,用屈原故里的土腔土调吟唱自己的诗作,以诗凭吊屈原。这些“泥巴腿子”诗人,在农忙之余以诗为伴,以诗会友,以诗抒情,以诗言志。“骚坛诗社”目前仍有100多人,遍及秭归各个乡镇。同时,三峡诗坛、天问诗社、兰蕙诗社和杏林诗社等民间诗社也先后产生并不断壮大。在秭归“能说话的会韵诗”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诗歌进课堂十分活跃却是事实。

“石头做成下酒菜”。在峡江拉纤的时代,秭归的老船工们一直呆在船上,经常没有下酒菜,就做出一种叫嗦丢儿的下酒菜。

嗦丢儿,顾名思义,嗦完就丢。原来长江西陵峡沿岸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承载能力不足,通航条件差,货船大多是没有自航能力的驳船,需要靠纤夫往上游拉。船工出门,一旦在崇山峻岭的西陵峡出现故障停下来,就会被困在峡谷中,船动不了时,等上十天半月,甚至几个月,食物和菜吃完了,可能面临断粮断菜的情况。闲得无聊时,船工们就下船到岸边,捡一些蚕豆大小的石子,先进行清洗,再用油炸,醉后加葱、姜、蒜、胡椒、辣椒和盐等作料进行翻炒,一道苦中作乐的下酒菜也就成了。

关于嗦丢儿出现的时间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录,都是老船工口口相传下来的,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之所以叫嗦丢儿,就是因为石头嗦完要吐出来,丢到江里。有的船工嗦完吐在空碗里。到下一餐洗净后,再次翻炒,再次嗦丢。过去的船工几乎每个人都吃过嗦丢儿。直到20世纪50年代,一些常年跟船的老船工一年还会赶上几次吃嗦丢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沿岸经济发展和航船自动化水平提高,船工陷入绝境的情况少了,嗦丢儿这道菜也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2018年,秭归美食研究院又把这道菜开发了出来,重新端上了餐桌,非常受客人的喜欢。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