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品商店”申遗不如多救几处“残楼”

   2012-12-18 3900

  听说中国十大名楼打包“申遗”一事暂时搁浅了,e哥忍不住拍手称快!网友说,所谓“历史名楼”如今只不过留了个“历史楼名”,倘若文物部门的主事者,真不是变着法子想多收门票钱,就请多花点心思去关照一下各地正在消失的历史“残楼”吧!

  联合申遗的十大名楼被笑称“假古董”,这不能怪热心的网友们“存心找茬”,e哥也觉得,这些安了电梯、贴了瓷砖、装了空调的历史名楼,的确让大家呼吸不到太多的“历史”气息。至于说“申遗”之路会不会劳民伤财、乱修乱建,更是e哥和广大网友想知道的秘密。

  e哥倒是对网友的看法颇有同感,如今神州大地诸多名楼,无不成了“名品商店”,处处售卖纪念品,家家推销土特产。传承民族文化,哪有开发旅游经济实惠?也难怪人们会“不怀好意”地一致认为:联合申遗无非是为了门票涨价。网友说,如果名楼“申遗”后能免费开放,就举双腿赞成,e哥觉得,这恐怕只是一种“单相思”。爱操心的网友说,相比那些为赚钱而过度开发的历史“名楼”,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仍在不断消失却从未被文物部门记起的历史“残楼”。近年来,e哥常常看到,哪里哪里的数十年遗址、百年四合院、千年古道,一个接一个地自然坍塌、碾作尘泥,甚至还有了“保护性拆除”、“维修性拆除”这样的脑残举措。

  知名文化学者钱文忠也感慨:“必须承认,很多遗产实际已永远遗失了!”e哥担心,这样的呼声,在只盯着少数“摇钱树”的文物部门官员耳畔,能有几刻停留?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