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峡旅游发展催热宜昌导游业

   2012-11-17 4320
      宜昌的青山绿水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吸引着全国游客纷至沓来,宜昌旅游业方兴未艾,这也催热了宜昌的导游行业。
  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宜昌已拥有2898名持证导游,其中持国家导游资格证的有2600名,持湖北省景区导游资格证的298名,均位居鄂西圈8个市州首位,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6.7万人,平均每15个宜昌人中有1个人吃的是“旅游饭”。

  导游考试人数再创新高
  12月2日,2010年宜昌市旅游景区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落下帷幕。来自9个县市区旅游局、20个旅游风景区的78名景区导游参加了考试。本次考试合格的人员将由湖北省旅游局颁发“湖北省景区景点资格证”,宜昌市旅游局颁发“景区定点导游证”。
  据了解,随着宜昌旅游业的崛起和不断壮大,宜昌导游异军突起,报考导游资格的人数逐年增多,据悉,从2005年至2007年,宜昌连续3年每年导游资格考试报考者人数在800人左右,报考人数仅次于武汉,位居全省第二,而在今年大大小小的导游资格考试中,宜昌共有933人报考,创下了历史醉高纪录。
  导游考试为何如此火爆?宜昌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当前导游资格考证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宜昌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导游需求量逐渐增加,尽管我市导游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二,但一线人员仍吃紧,尤其是旅游旺季时,各旅行社之间的导游“争夺战”异常激烈。
  第二,目前,游客对宜昌旅游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自助旅游和自驾车旅游越来越多,游客对导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导游自由职业化,导游服务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导游的工作时间弹性大,学生等群体可利用假期兼职带团,对个人职业发展来说,考取导游资格证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旅行社大都已不接受无导游证者入行,“黑导”没有了市场;同时,当假期专职导游不够时,有经验的兼职导游也相当吃香。

  导游大赛硕果累累
  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宜昌市旅游行业技能大赛第六届导游大赛上,评出了两名“金牌导游员”、两名“金牌讲解员”及获奖导游员数名,他们将通过报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核准,直接晋升相应职业(工种)的技师和高级技师。
  本次大赛不仅展示了宜昌旅游窗口的风采,更为宜昌造就了一支能给旅游一线人员作表率的、能代表旅游业形象的和业务技能过硬的导游员队伍。
  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对导游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宜昌导游整体素质不高,一些景点的“导游”仅仅停留于“解说员”的角色,甚至有“黑导游”的存在,影响到宜昌旅游行业整体形象。而且,目前宜昌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确实还有待提高。宜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将需要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导游服务其中。
  为了加强导游队伍建设,近年来,宜昌市旅游部门十分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通过组织技能培训等工作,全面提升导游素质,如星级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大赛等,使一批旅游新秀脱颖而出,成为宜昌市高端旅游人才的后备军,有力地促进了宜昌三峡旅游的发展。
  在一些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导游赛事中,宜昌的一些优秀导游也是表现不凡,多次获得大奖。在2009湖北省第七届导游大赛暨湖北省第二届技能状元(导游类)选拔赛上,宜昌导游从全省17个地市州的101名选手中脱颍而出,并独领风骚一举获得13个奖项,获奖总数居全省第一。

  行业人才有待“提档升级”
  导游是旅游人才的主体。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综合性服务行业,这就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知识面广和善于交际的特征。一名优秀的导游,能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从细小的服务中切实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对这个城市留下美好的记忆,反之会适得其反。
  宜昌的导游队伍迅速壮大,但初级导游居多,中级导游、高级导游甚少,这种人才队伍结构相对于宜昌这个旅游城市来说,让不少旅游企业的负责人感到高端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成了“有市无价”的稀缺资源。
  针对旅游高端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很多旅游从业者吃的是“青春饭”,人才的“新陈代谢”很快;二是部分旅游企业重用人、轻培育。
  面对目前的状况,宜昌导游人才还需“提档升级”,提高导游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品质,同时还要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导游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职业激励机制,建立基本的导游保障制度。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