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当今,我国大众旅游、国民旅游的大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大众旅游时代将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发展时期,旅游业也必须承担起历史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
“把宜昌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是未来宜昌发展的总体目标。从字面上看,“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排在第三位,旅游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指出,我们不仅是特大宜昌,还是特强宜昌;不仅是经济强市,还是工业强市,农业强市和文化旅游强市。从而要形成强大的产业、强大的功能和强大的实力。
经过30年的发展,宜昌旅游成绩斐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业态融合发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强,为宜昌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业本身是美丽事业,是朝阳产业、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小康”,必须实现旅游业的同步发展。就宜昌而言,什么是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模式是什么?如何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都是新的重要的课题。从政府、学界、企业等各个层面都要认真学习和思考,掀起一场如何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