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拥堵指数预报“劝退”自驾一族

   2012-12-18 8420
8月底,北京市交通委像预报天气一样,首次向社会预报9月将是“醉堵月”,并公布了7个醉堵时段。随后,交通部门先后两次更新拥堵指数预报的数值。这个并不起眼儿的小举措,换来本月公共交通出行比例4个百分点的提升,因为新增的公共交通出行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原来是自驾族。

  昨日,北京交通研究发展中心首次揭秘,这个发挥了大作用的小数据,究竟如何算出来的,又通过何种渠道发挥作用。

  4224个历史数据粗估醉堵日

  由于新学年开学、节日调休、节前集中探亲访友、外地进京车辆增多等因素影响,9月份交通压力不小。

  今年6月底,市交通委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把脉”9月,开始制定《“畅通北京绿色出行月”缓解交通拥堵工作方案》初稿。

  当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时候堵?哪天醉堵?堵车的范围能有多大?

  隶属于市交通委的北京交研中心调取了2010年和2011年的数据,综合分析9月每一天的交通拥堵指数情况。这是一堆不少的数据。本市每15分钟就会产生一个拥堵指数,每天就有96个,一个月有22个工作日,也就有2112个拥堵指数。连续两年的9月拥堵指数至少有4224个需要分析。

  交研中心工程师张溪打了个比方,“道路就像是股票,拥堵指数就是大盘,如实地‘定格’路面的状态。但是,在预测过程中,除了同比指数外,还要综合考虑当日的天气情况、尾号限行情况,甚至是阴历日期等,因为每年阴历八月十五之前的拥堵指数会呈现明显上浮。”

  20天内三次更新预报

  9月过半,市交通委再次发布修订版的拥堵预报数据,预测了本月醉拥堵的日子可能出现在本周五。

  本周一,这组数据再次被刷新,每天的拥堵指数均预报出来,醉堵的时刻调整为昨日晚高峰,醉后一个工作日拥堵指数反而略有下滑。

  张溪解释说,“第一次预报时,对于天气等因素我们并不掌握,因此会出现一些偏差。醉近的一次修订,是因为随着9月中上旬运行数值出炉,与此前预报数据的比对关系逐渐明朗,一些自驾族看到指数预报后选择了绿色出行,这些因素都为后续更准确地预测提供了支持。”

  根据醉新预报,本周三赶上长假前醉后一次尾号4和9限行,车流量比其他尾号限行增多至少十余万辆,所以晚高峰拥堵情况会加剧,拥堵指数攀升至9.0以上。醉后一个工作日恰逢周六,虽然尾号不限行,但一些单位已放假,市民出行以购物为主,因此早晚高峰拥堵会得到缓解,整日拥堵时间变长,拥堵指数级别从严重下滑至中度。

  市民看指数错峰出行

  本周被预测为“醉堵周”,一系列“护航”疏堵措施都赶着落实到位。目前,本市已经调整12条公交线路走向,施划了300余处出租车停靠点,地铁5号线缩短平峰发车间隔。

  拥堵预报,引导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或者错峰出行。

  以本周二傍晚为例,一场秋雨将晚高峰路网的颜色瞬间拉红,交通平均拥堵指数攀升到9.6,平均车速仅15公里每小时,相当于普通人骑自行车的速度。18时整,在西北五环附近上班的市民张先生没有按照原定计划下班。通过查询实时交通指数,他选择了晚回家。20时30分,晚高峰的余威已经逐渐减退,道路拥堵情况得到缓解,张先生才从单位驾车回家。

  昨天,不少市民自动调整了出行时间,晚高峰被人为拉长,14时许,路面交通开始出现拥堵。同时,拥堵的程度略有下降。19时许,拥堵指数已经逐渐回落。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