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0余个城市上马实景演出 质疑声始终伴随

   2012-12-18 6770

  梅帅元

  樊跃、张艺谋、王潮歌

  2004年,梅帅元策划、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今年9月21日,由梅帅元策划的佛教主题山水实景演出《菩提东行》将在山东兖州兴隆文化园首演,业已十分庞大的实景演出队伍中又多了一名新成员。2004年,由梅帅元策划、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的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问世并获得较大反响。此后,全国各地实景演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据悉,目前已经上马和准备上马实景演出的城市已有300多个。

  “两条线”和“多个散点”

  实景演出一般是指以自然山水为演出的舞台背景,借助高科技的声光电手段,将当地的民风民俗、神话传奇等人文资源进行表演和诠释,力求达到“天人合一”,从而给游客带来艺术享受的一种演出项目。

  梅帅元将实景演出现状概括为“两条线,多个散点”。“两条线”,一条是指张艺谋、樊跃、王潮歌的“印象”系列,包括《印象·西湖》、《印象·丽江》、《印象·海南岛》等;另外一条就是梅帅元团队的系列作品,包括《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散点”分布较广,包括陕西的《长恨歌》、河南的《风中少林》、新疆的《梦回楼兰》等,著名导演陈凯歌、冯小刚都有涉足。梅帅元告诉笔者,“因为没有人对实景演出做权威的理论描述,所以现在基本上只要是露天、野外演出都叫山水实景演出,甚至有些在剧场里的演出,搭了几个实景的布景,也叫实景演出。”

  真的是一种“世界级的创新”吗

  有人说,实景演出这种形式来源于国外的景观歌剧,但梅帅元说,《印象·刘三姐》没有任何范本。而在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发展中心首席专家李庚看来,实景演出是对旅游业的一种贡献,是一种世界级的创新。

  实景演出打破了传统的舞台限制,将自然山水与文艺演出结合起来,融入当地文化传统,达到了“此山此水此人,真正原生态的演出”,再经过商业的包装,就可能实现梅帅元口中的艺术、经济、文化“三赢”:“演出本身是个艺术品;给投资人带来经济回报;为当地政府树立文化品牌。”

  至于其实际效果,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成功的实景演出凸显了当地文化的精髄;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链条;吸收巿民(村民)的参与,解决了就业问题;弥补了夜间旅游项目的市场空白。”据一些媒体报道,从2004年演出开始到2010年4月,《印象·刘三姐》演出超过2700场,观众300多万人次,总票房超过6亿元人民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上演,让荒凉的待仙沟用不到5年时间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宗教文化产业链。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实景演出是“赔本赚吆喝”,并不能真正依靠演出盈利,而是以文化牌把游客留在当地,带动其他方面的消费,从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扩大化。

  遭遇成长的烦恼

  针对实景演出的质疑之声,始终伴随着它的成长。

  醉严重的质疑就是破坏环境。《印象·刘三姐》曾被批评可能会给环湖生态系统带来破坏;《印象·西湖》因其工程违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招来严厉指责。《印象·丽江》、《希夷之大理》都曾遭到当地文化名人炮轰或者农民的抗议。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