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铁通则旅游火。武广高铁,升级武汉旅游;郑西高铁,带动西安和郑州。郑武高铁,对我省来说,是送来游客,还是渡走过客?在相关部门和专家们看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有望通过郑武高铁的牵线搭桥,共融共生。
有关专家称,高铁将直接对我省旅游产业造成积极影响,不同文化碰撞有望产生新的文化符号,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和内涵。同时,旅游产业要发展,留得住人是关键。河南旅游需打造核心吸引力,完善配套设施服务,成为游客旅游目的地而不仅是中转站。
【现象】
高铁开通人流向北涌来
9月22日,广州南站正式开售深圳北到郑州东和西安北的高铁车票。9个小时内,广州南到郑州方向(含到郑州东和郑州)高铁票就发售出4800张,广州南到西安北高铁票售出了1050张。据广东媒体报道,广州南站仅用3天时间,9月28日至10月1日深圳北、广州南前往郑州东、西安北的高铁票,已基本售罄。而且大量的旅客来郑州、西安,就是旅游。
南方旅客大量前来,能否对我省旅游产业带来利好?
武广高铁开通后,对武汉旅游业所造成的冲击,则能作为一个借鉴。
2010年前,武汉市东湖磨山景区内樱花盛开时,前来赏花游玩的外地游客并不是太多。2009年年底,武广高铁的开通,则打了景区一个措手不及。
景区营销策划科的冯先生说,自武广高铁正式运行后,磨山景区外地游客井喷式增长。截至目前,景区中80%的外地游客都是武广高铁带来的,他们以湖南、广东、香港等地的居多。每到春暖花开时,整个景区内,处处能闻粤语声。
与此同时,武汉市的旅游也被迅速拉动。据武汉市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来,武汉市旅游收入、接待游客人数等指标增幅都保持在30%以上,去年接待游客数量更是首次突破1亿人次。武汉春秋国际旅行社市场推广部总监陈宇翔说,这些游客不少都是武广高铁开通后带来的,每年至少给武汉旅游带来了20%的游客增长率。过去跨省长线游变成了2日往返或者当天往返的短线游,“快旅慢游”使高铁沿线旅游呈井喷式增长。
【预测】
再造一条旅游“金腰带”
和武广高铁开通一样,郑西高铁开通后,沿线的郑州、洛阳、三门峡、渭南、西安迎来旅游业的春天。沿郑西高铁,形成一条“金腰带”。只需两个小时,旅客就可在郑州、洛阳、西安三座千年古城间完成跨时空的穿越。而郑武高铁开通后,中原地区有望继“郑州—西安”后,形成一条新的黄金旅游线。
郑州市旅游局旅游促进处处长贾广祥说,他们曾对旅游市场进行过专门的调研,结果显示,湖北是郑州第四大客源市场,其中自助游游客所占比例达90%,而组团游所占比例不到10%。自助游游客对高铁票价有一定承受能力,其开通能为我省带来大量外省游客。
郑州和武汉,河南和湖北,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少林文化和武当文化,牡丹文化和樱花文化,九头鸟文化和大象文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南北两种不同文化,将会在高铁的牵线搭桥下,在共生中共融,并形成新的文化符号。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宋向清说,主打山水游的信阳,在郑州和武汉中间,旅游业也能迅速被带动起来。
【辐射】
高铁带动3小时旅游圈
高铁对沿途旅游的效应,究竟有多大?如果乘坐高铁外出旅游,醉远会到哪里?
为此,本报联合大河·沃3G生活门户(http://dahebao.cn)进行“如果乘坐高铁出游,你更愿意去哪儿”的调查,结果只有14.5%的网友选择信阳、洛阳等省内旅游景点。而选择去广州、北京等长途景区的网友只占5%,选择西安、武汉等邻省中途景区的网友则占到76.2%。有网友说,乘坐高铁去邻省景区游玩,两个小时左右就能抵达目的地,节约了大量路上时间,另外票价也不算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