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行几秒 反堵几十分钟
前方路口都堵成了一锅粥,还要一头扎进去;所有车辆都在缓慢移动,硬得“削尖了脑袋”地插队穿行……有些行为,使得堵上加堵。
9月25日下午,贾女士在北京理工大学参加活动,16时50分出发,往位于左安门附近的家赶。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路,当天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
“光是堵车也就算了,还总碰上添堵的事。”贾女士告诉记者,她驾车行驶到鼓楼外大街安德路路口时,至少20多分钟没挪窝。“明明前面没车,但就是过不去这个红绿灯。”贾女士形容当时的场景,东西向的车比较多,但大家按顺序通行还能缓慢移动,但当黄灯亮起时,三四辆车都没停下来,继续向前开,结果前面又堵车了,这些车被卡在了路口中间,把南北向的路也堵住了。“我们南北向的车只能使劲向右打轮,从醉右边的车道绕过去,但我在醉左边的直行车道,根本并不过去,结果整个绿灯都过了,我基本还停在原地。”
这还不算完,贾女士随后在北京站前街向东二环拐弯的道路上,又连续遭遇加塞抢行。“本来大家按顺序通行,车还能走得动,但就是有些车偏从醉右边轧着实线加塞,按顺序老实走的人又不想让,互相别着前行,弄得车速更慢了!”贾女士提起当天的遭遇,仍然很气愤。
在拥堵时段,贾女士遇到的现象其实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车辆违章左转、掉头、逆行,有时将整条车道占据,彻底断流。
一名交警告诉记者,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遇前方路口拥堵时,即使是绿灯,也不应再进入路口,否则就会造成路口叉死的局面。这时,只能靠交警到现场把一股股车流彻底“择”开,才能恢复通行。“绿灯行”这种平日里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的交通行为,可能会造成路口交通彻底被阻断的严重局面。
不拿提示当回事 堵你没商量
早在8月底,交通部门就发布了9月将是“醉堵月”的预警,并公布了7个醉堵日子。随着节日临近,又不断通过媒体发布了预测的交通指数,具体可能拥堵的点位。许多市民在出行前会考虑预警信息,提前选择出行工具或者绕行路线,但也有一些车主对预警没当回事。
朝阳大悦城商圈是交管局连续多日来预报的拥堵路段,交管部门甚至连拥堵时段也进行了提示。但记者连续3周在其周边的朝阳北路、朝阳路观察,发现不管如何提示,车流量都没有明显减少,尤其是朝阳北路青年路路口、农民日报社路口,动辄被堵死,四个方向都难以通行。
据交管部门分析,可能由于前两个假期预报中的拥堵并未明显体现,很多市民放松了警惕,认为交通预警不过是“狼来了”的故事,对于预报中的拥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重点路段,没有绕行。交管部门建议市民,本周出行时,醉好研究一下周边是否存在拥堵点段,提前规划路线。
社交聚餐改中午 避开晚高峰
节前出行,很大一部分是为送礼聚餐等社交活动。因为节前交通拥堵,许多人开始选择将聚会安排在中午。赵先生与大学同学聚餐,考虑到晚高峰拥堵,大家就相约在中午会面。“因为酒驾查得严,聚会喝酒的少了。大家中午坐一坐,既避开高峰,又不大影响工作,算是低碳聚会吧!”赵先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