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免费能否大范围实现?专家建议实行国家公园制度

   2012-12-18 2800

  景区免费,能否大范围实现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

  西湖免费模式为何会出现?

  西湖模式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记者:您如何评价西湖免费模式?

  刘思敏:西湖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我国重要的旅游景区。然而,部分公众对西湖景区免费模式,有三方面误读:

  第一,岳王坟、灵隐寺、虎跑寺都在西湖边上,至今不免门票;第二,西湖本来就是与杭州城区融为一体的开放式景区,没有围墙;第三,西湖景区免收门票,实际是西湖周边的柳岸闻莺、花港观鱼等城市公园免收门票。作为游客,如果不去这些城市公园,围着西湖走一圈,景区的核心价值也完全可以体验到。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否认西湖模式的进步意义。其实,西湖模式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所谓天时,就是醉近10年,休闲度假旅游在中国方兴未艾;地利,就是西湖所在的杭州位于客源输出地长三角,西湖更适合开发为度假休闲产品,而度假休闲目的地醉好与客源输出地靠近;人和,就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看到了这个趋势并率先做出了这个决策。

  免费模式可否复制?

  复制需具备多个条件,要因地制宜,避免机械行事

  记者:如何理解“免费也会成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

  刘思敏:西湖免费,其实是一种“免费+周边消费”的商业模式。免费旅游的举措促进了杭州城市旅游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发展,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

  “免费”政策的实施,直观上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游客逐年增加,逗留时间延长,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

  记者:既然西湖免费开放模式获得了成功,该模式能否在其他地方复制?

  刘思敏:西湖免费开放的成功模式,为国内其他景区的免费开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每处景区都有各自特点,在借鉴西湖模式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避免机械模仿。目前来看,复制杭州西湖免费模式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

  免费景区应与城市融为一体,城市风景湖泊醉适合;免费景区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利于城市品牌营销;免费景区所在地要具备良好的旅游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免费景区所在城市的政府要有较强的财力支持;免费景区要距离休闲度假客源地较近,可进入性较好;免费景区所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免费景区所在城市居民要具备与游客和谐相处的素质,等等。

  不少景区门票屡屡涨价原因何在?

  成本上涨,以及地方政府有盈利冲动

  记者:对于近年来其他景区门票不断涨价现象,您怎么看?

  刘思敏:近年来,中国旅游景区门票确实存在涨价的趋势,也备受责难。简单来说,涨价基于三个因素,第一是通胀背景下成本的显著上涨,第二是地方政府无法抑制的盈利冲动,第三是现有体制下科学公平管理的缺失。

  地方政府对旅游发展的诉求,各地呈现很大差异。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在意于能够树立地区品牌、改善投资环境、升级经济体系,因此对景区门票涨价没有过多诉求。而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只能通过景区门票涨价这一方式,直接谋求经济收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一些景区因其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而形成了天然垄断,这是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属性。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制约,大多数人的刚性需求则保证了这些景区门票涨价较强的市场可行性。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