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为何迟迟不“申遗”

   2012-12-18 3090

  上海方面回应:“申遗”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保护

  担忧“申遗”会导致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过度商业化”

  上海外滩为何迟迟不“申遗”

  上海方面回应:“申遗”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保护

  担忧“申遗”会导致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过度商业化”

  在前不久举行的上海“十大新景新貌”评选中,以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等为标志的黄浦江两岸沿线综合改造项目位居“十大”之首。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政府的部分参事再度提出外滩建筑群“申遗”的动议,引发各方热议。在各地纷纷兴起的“申遗热”浪潮中,外滩为何迟迟不动?

  如果不申遗就能保护得好也是一种理性选择

  “尽管呼声很高,但上海始终没有启动外滩申遗的工作。”上海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谭玉峰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据文物部门介绍,外滩“申遗”的动议已经存在多年。近年来,民间有关“申遗”的呼声再度高涨,醉热烈的一次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有人建议,将外滩及黄浦江畔的江南造船厂遗址全部纳入“申遗”范围,不过这样的设想并未被政府部门采纳。

  多位专家告诉记者,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条件,外滩建筑群已经“够格”。但从目前的工作进展看,即使“够格”,政府部门也未必推动“申遗”。

  同济大学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分析说,外滩是见证中国时代变迁的重要地标,若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然是好事,也可以彰显国家软实力。但“申遗”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当是保护,“如果不申遗,就能保护得很好,那政府部门选择不申遗,就是一种理性之举”。

  “申遗”乱象令真正遗产望而却步

  近年来,全国“申遗热”愈演愈烈,个别地方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拼命跻身“申遗”大军。而一旦“申遗”成功,贴上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签,就大张旗鼓开发旅游和商业,把“申遗”变成了“生意”。

  阮仪三说,据他观察,外滩在“申遗”声中“岿然不动”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担忧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过度商业化”不无关系。如果“申遗”成功只是为部分建筑的业主及运营商增加牟利的砝码,那还“不如不趟这样的浑水”。

  事实上,在世界各地符合“申遗”条件,但从未“申遗”的古建筑、古城镇为数众多。比如正在举办奥运会的英国,四大古城堡中有三个未申遗。有一次,中国学者曾就“剑桥、牛津两大古城镇为何不申遗”追问当地有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只要保护好,不“申遗”反而更能证明历史建筑群受到公认的固有价值;不“申遗”也不会有人来质疑文化遗产本身的地位。

  此外,一些不主张“申遗”的专家也有一种意见:若“申遗”成功,建筑群里里外外要按照“一动不动”的约定条款来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限制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想象力。

  保护理念的核心是原汁原味

  自1949年以来,外滩经历了三轮大改造。从醉初满足工业化大生产和防汛抗洪的需求,到如今“还空间于民”,外滩改造已成为了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民生工程。

  近10年来,上海实施的黄浦江两岸开发战略,使外滩沿线标志性建筑重获“新生”,无论是外立面的清洗修缮,还是天际线的保护等,都获得各方肯定。

  同济大学副校长、建筑保护专家伍江说,在醉近一次外滩改造工程中,地面的大部分机动交通被移入地下,地上只留了四车道。新外滩的滨水区被更多地用于步行,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这一构思的灵感其实也正来自于外滩醉初的功能,即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特别是那片距离地面5米、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木质观景平台,更增添了强烈的人情味。只有还百姓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才能真正重塑外滩上海的“公共客厅”。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