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不足,一直是困扰南京旅游的“短腿”之一。昨天,由市旅游园林局、旅游商品及装备协会联合主办的2012南京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言,举办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南京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南京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究竟应该从哪里入手?记者昨天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专家。
“10年前我来南京,给亲友捎的就是盐水鸭和雨花石。这次来南京,总不能再买相同的东西带回去吧。”日前,甘肃游客高先生来宁游玩,临走前为买什么样的旅游纪念品犯了难,在不少知名景点的购物商店里,不乏中国结、珍珠项链、贝壳挂件等全国各地景点都能见到的“大路货”,要不就是印着景区风景的廉价小挂饰、小摆设,能“拿得出手”的实在不多。
对此现象,市旅游园林局局长汪振和并不讳言,“南京的特色旅游商品总体市场规模偏小,研发、生产、销售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旅游部门的抽样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问题——去年来宁游客的人均花费构成中,购物开销仅占26.9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数个百分点,更无法和发达国家40%—60%的平均水平相比。
“旅游纪念品,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工艺品,而是要注入一个景点或城市独有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南京旅游学会会长邢定康说,旅游纪念品的包装也十分重要,设计要精巧、外形要美观,容易携带,价格也要大众能接受。比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耳坠、纽约“自由女神”钥匙扣、阿姆斯特丹的“小风车”、东京的和服娃娃等,都十分讨游客喜欢。
“创意”也是一大致胜法宝。“不少地方的旅游纪念品都是就地取材,但‘点子’特别妙。”江苏舜天海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雄杰,先后去过90多个国家。他告诉记者,阿根廷有大冰川,当地人就把冰川融化后的水装瓶,拿出来卖,很多游客走的时候都要带上一瓶留做纪念;日本有一个小岛,没有什么特产,可当地人找来能工巧匠,选取岛上的石头进行加工,雕刻上精致的图案后售卖,同样热销。
实用性也很重要,不能买回去就束之高阁,一定要用得着。就拿南京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云锦来说,近年来也“试水”开发旅游产品,如手提包、钱包、领带、围巾等。去年,南京云锦博物馆接待了70多万名游客,产品销量很不错。“但这块市场开发得还不够,很多人买来是送礼的,敢把云锦穿在身上的还真不多。如何让云锦走下‘舞台’,不仅是作为礼服,而是作为人们的日常穿着,如何更多加入时尚元素,让80后、90后也愿意掏腰包购买……这些都是我们还在探索的问题。”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张玉英说。 (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