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年免费,划不划算?

   2012-12-18 2510

  编者的话:

  10年前,杭州西湖在全国率先尝试“免费模式”。10年过后,全国5A级旅游景区中免费开放的,还是只有西湖等寥寥几家。“免费西湖”划不划算?这种免费模式能否在全国其他地方推行?本期“深阅读”关注西湖免费,探究免费旅游的可行性。

  免费成为惯例

  目前52处景点免费开放,占景点总数73%

  上海人刘先生一家,已记不清是第几回到西湖游玩了。每年茶园新绿、满池荷花、桂子飘香、湖上雪景,西湖四时美景都没拉下。而且大多公园景点都无需门票,与其他旅游景区几十、几百的门票一比,西湖就更像旅游“天堂”了。

  “免费西湖模式”的探索,始于2002年。当年,杭州西湖环湖南线景区综合整治后,柳浪闻莺、涌金公园、学士公园、长桥公园等四大公园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不久,“西湖十景”中的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等也不再收门票。西湖景区内六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章太炎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张苍水先生祠,2003年也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

  此后,“免费”在西湖景区逐步成为“惯例”:连续数年进行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几乎是景点修缮整治到哪里,就将“免费”进行到哪里,像龙井八景、吴山伍公庙景区、八卦田景区、杭州孔庙、九溪烟树等新开放后,都进入免费行列。就连每年巨额投入、种下30多万株郁金香花球办花展的太子湾公园,也在2009年取消了原本价格不菲的门票。

  挥手十年,整个西湖景区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及博物馆、纪念馆共52处,占景点总数73%。

  对于所有景点能否全部免费的疑问,有关方面表示,目前仍收取门票的景点,主要是出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像灵隐寺和飞来峰、岳飞墓、六和塔等,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旦实行免费开放、游客激增,由此带来对历史文物的损害,将是不可逆的。”

  免费倒逼升级

  每年增加7400万元经济压力,倒逼景区旅游休闲消费,“人气”带“财气”

  “免费开放之初,我们也面临思想观念、景区管理、财政压力等多重难题,思考如何化解。”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刘颖说,原来每年四五千万元的门票钱没有了,同时,因免费带来的日常维护、卫生保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成本每年也要新增几千万元。

  门票收入没了,管理投入大增,两个因素叠加,每年增加的经济压力约7400万元。面对这样的压力,杭州市表示,景区免费开放是趋势,不会走“回头路”;但免费的同时如何善加管理、优化服务,将深入探索。

  同时,这样的压力也倒逼杭州“升级”风景名胜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手段,在西湖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探出一条新的生财之道。

  “那么多游客到杭州,过去买门票的钱,变成了到景区喝茶吃饭的钱。”杭州市委副秘书长王水法分析。“原来景区内也有商业服务设施,但进去喝杯茶首先得买门票。现在景区大门敞开,这些商业设施也与游人‘零距离’,‘人气’带动了‘财气’。”

  杭州市审计局2006年曾做过“环西湖景点免费开放以来管理单位财务收支绩效情况专题调查”。调查显示,西湖免费开放和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也理顺了景区管理养护单位与政府、企业、游客间的利益关系。从2002年到2005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17家事业单位总体财务收入不减反增,年均增长11.14%。

  这些大大升值的景区配套商业设施,成为景区重要“税源”。从去年起,景区税收已超过门票部分,成为“占大头”的主营收入。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