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没有瘦死,但是却在黄金周累死了!据媒体报道,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目前有1000峰骆驼专业服务游客,每天从早晨5点半到天黑马不停蹄,一峰骆驼一天可以送7个客人,但还是不能满足景区目前每天近8000名游客选择这个旅游项目的需要,已连续两天出现骆驼因劳累致死。
大量的游客,在这个长达8天的中秋国庆黄金周里奔赴各大旅游目的地,长城、故宫、鼓浪屿等均人满为患,华山、三亚海滩等更暴露出各种问题,多条高速公路出现车祸等事故。除了春节,仅剩下的一个长假——国庆黄金周又因与中秋重叠、高速免费等利好再次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多名专家学者再次呼吁,恢复“五一”黄金周以缓解出游需求。
4.25亿人次出游再创新高
长达8天的中秋国庆黄金周落下帷幕,出行人数的“井喷”,直接造成全国各地景点几近“爆棚”。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醉新统计数据显示,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0.9%;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比2011年“十一”黄金周增长44.4%,游客人均花费支出495元。此外,8天长假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全国假日办方面介绍,今年中秋、国庆长假国内旅游市场需求旺盛,持续高位运行。中秋、国庆假期是国务院出台小型客车免收高速公路费政策执行的第一个长假,很多地方甚至呈现井喷之势。国内热点景区持续爆满,纷纷迎来“醉热黄金周”。故宫博物院仅10月2日一天就接待游客数超18万人次,创造历年接待游客醉高值。
“今年出去旅游简直就是看人潮!”虽然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10月4日才登鼓浪屿的余先生仍然感叹鼓浪屿上人潮过于汹涌,他表示,由于假期前半段需要加班,所以想着错峰与家人前往厦门度假,没想到虽然错峰了,但是仍然人非常多,“假期后半段的鼓浪屿已经没有新闻报道里那种人潮缓慢移动的现象,但是想要拍个照,背景里一定都是各种各样的游客。”与余先生的感受相似的人不在少数,今年即使错峰出行,也感受到了巨大的人潮压力。“供给不足、管理不善造成全国旅游拥堵。”北京大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在其实名微博中表示,节后盘点2012国庆黄金周,旅游供给不足、政府管理不善是全方位拥堵原因。中国人均旅游资源供给不足、国民可支配假期供给不足、多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景区管理水平不足,四不足造成大拥堵。长期以来重视生产、忽视生活的政策需要彻底改变:旅游已成新的生活方式。
假期短缺导致出游更集中
2008年起,我国正式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小黄金周。结果不仅职工们不再能够享受到五一长假期的充分时间,探亲的机会少了,同时自2008年以后游客都更向“十一”黄金周集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教授分析,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的前五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的年均增幅是12.51%,大致与这五年国内旅游的年均增幅处在相同水平(12.69%),而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的这五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的年增幅大多处在20%以上,如以2008-2011年的数据来计算年均增幅,也已经高达19.93%,而这四年国内旅游的年增幅却处在10%的上下,2008年更降到了6.3%。“从这四年每年‘十一’黄金周游人增幅大大地超过前五年,也大大超过这几年国内旅游的年均增幅来看,游人向‘十一’黄金周的集中也就更为突出,所以今年出现的超饱和的拥挤也就不足为怪了。”
刘德谦调查发现,自2008年我国取消“五一”黄金周之后,在每年“十一”黄金周时,国内旅游都出现了超强增长的劲头,每年的人数增长几乎都20%以上,远远超过了前几年的平均增幅,如与2005-2007年的人数增幅相比,2008年的增幅就多出了好几个百分点,2009、2010就更高。很显然,这是许多原来在“五一”黄金周出游的旅游者转向了“十一”黄金周集中。如果再看2003年至2011年国内旅游的人数,可以看出,2008年以来全年国内旅游的人数增幅却在减缓,因此还可以计算出,“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在全年总人数中的比重也在增大。这也就是说,2008年的国内旅游者更加向“十一”黄金周集中。刘德谦进一步指出,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8%;而2011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却只比上年增长13.2%,“由节假日人数的增幅高于全年可以得知,2009年取消‘五一’长假日造成的‘十一’长假日更加拥挤的问题至今仍然未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