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区的改造:从北京798到西安纺织城

   2012-12-18 5240

  “中国艺术区的未来在哪里”

  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谈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艺术区的兴衰变迁,或许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艺术产业区的变迁,甚至牵动着地方艺术市场乃至中国当代艺术的敏感神经。

  而纵观全球,当代艺术正面临着走下坡路的严峻问题。西方重要的艺术区现状不容乐观:纽约苏荷区、法国的左岸都遭遇人去楼空、经营惨淡的困局。与之相对的,却是中国众多艺术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与壮大。

  当然,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少。近年来,中国以798艺术区为代表的方兴未艾的艺术产业区,也面临着租金飞速上涨的问题,出现了艺术交易行业中“拍卖行替代画廊”的现象。艺术家工作室、传统画廊纷纷逃离艺术区的现状正考验着中国艺术区未来的发展之路。

  中国艺术区的未来在哪里?这便是此次《艺术资产》推出的系列报道将尝试找寻的答案。

  目前,国内发展成熟的艺术区一般都经历了从自发松散的“艺术群落”到具有一定品牌活力的“艺术区”,再到“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政府介入艺术区的规划和管理,往往也是目前国内艺术区发展成熟的主要模式。然而,近些年,各地方因艺术区的改造所引发的矛盾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三者的共同努力,不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合理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与文化创意产业接轨,醉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到伦敦的费兹洛维亚艺术区(the Fitzrovia area),再到北京的798,艺术区从单纯的“艺术群落”演变为商业化艺术区域似乎成了必然的宿命。尽管,醉初来到这里的艺术家们大多渴望着远离浮华迷幻的都市中心,能够以低廉的房租获得自由、宽阔的创作空间。然而,当他们开始不断聚集甚至“成群结伙”地将一座座接近废墟的建筑物变成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的时候,引来的不仅是的艺术观光客,还有眼光独到的艺术商人。而后者,往往是将“艺术区”变为“文化商业区”的推手。

  从废旧工厂到艺术区,从首批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工作室入驻,到2003年以后持续两年的拆迁危机,再到2008年的市场萧条,如今的798挺过十余载的风雨飘摇之后,终于建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成熟模型。

  根据策展人、艺术理论家吕澎回忆:2000年,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的隋建国和美院同事于凡在当时的国营706厂(现为北京798艺术区一部分)租用了一个80平方米的工作室。同年12月,由原来700、706、707、718、797、798代号的国营工厂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大量闲置、破旧不堪的厂房对外出租。此时,文化名人洪晃,小说家、音乐家刘索拉,《新潮》杂志团队等文化创作者先后进驻该区域。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Robert Bernell)租下了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开始创办国内第一家专营现代艺术图书的书店——Timezone 8(东八时区)。同年3月,刚从日本回国的艺术家黄锐租用了一个大车间,并很快将日本东京画廊引进到自己工作室旁边的一个400平方米的车间,成立了B.T.A.P.“东京艺术工程”,使之成为醉早入驻798的画廊机构。

  此后,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在紧接着的短短六个月里,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艺术机构纷纷入驻。到了2002年底,在798的艺术及商业机构已有40多个,艺术家工作室超过30个。

  “开始接触的对象都是搞工业或者搞高科技的,当时798大部分还有工厂在生产,部分闲置的厂房可以出租给外人,因为798这个国营的老厂到后来财力不支,所以墙面也没修了,显得破破烂烂,只要给钱就可以出租,当时里面还有做小买卖的。”原七星集团物业公司员工何小明告诉本报记者。作为798早期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的人物,在2001年7月,七星集团组建之初,何小明便担任了负责厂房出租的重任。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