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探险旅游兴起 地质奇观成旅游新热点

   2012-12-18 5780

  图为:云龙河地缝,以前的地理鸿沟,如今的地质奇观 (记者蒲哲摄)

  湖北地质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鄂西武陵山区以及鄂南地区,存在大量溶洞、喀斯特地貌、峡谷地缝。

  长期以来,这些地方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山山水水成为山区与外界联系的阻碍,纵是风景再美也被深山掩藏,这些地质资源长期被当地称为穷山恶水。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发展,科考探险旅游的兴起,这些从前被埋没的深山“玛瑙”正逐渐走出深山,放射出诱人的光芒,成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笔自然财富。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地质奇观已经成为了湖北旅游的新“王牌”。

  国庆黄金周,云龙河地缝迎来7万游客

  地理鸿沟变身旅游奇观

  “云龙河地缝,太美了,太震撼了!”10月3日,武汉市民张蕾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天,与她一起进入云龙河地缝游玩参观的游客多达1万多人。

  而事实上,这才是云龙河正式对外接待游客的第三天。据当地旅游部门的统计,国庆期间,到这里的客流量就超过7万人次。

  当天上午,从恩施自驾车出发,张蕾与同伴向云龙河地缝进发,在离景区尚有20多公里的屯堡集镇,他们就已经感觉到游客之多了。张蕾说,他们当时在集镇停留购物,仅仅几分钟的时间,就有超过100辆外地车牌的小车向景区方向进发。而等他们到达景区,拥有20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已经停得满满当当了。

  等到他们下到云龙河地缝景区,景区里已经是人流不断了。虽然是人挤人,不过1公里多的地缝景观(一期),还是让他们一行人深感震撼。而导游告诉张蕾,要是遇上好天气,接近景区入口的那条瀑布,还能看见彩虹。“以前认为,这样的地质奇观,只能在国外才会欣赏到,不想在我们湖北就有。”张蕾说,稍有点遗憾的是,目前开发出来的景区有点短,她和朋友都感觉意犹未尽。

  “等全部开发好了,一定会再去的。”昨日,张蕾这样说。

  张蕾所说的云龙河地缝,是位于恩施市沐抚办事处的一处地质景观,亦为恩施大峡谷的一部分。据专家探险考证,云龙河地缝至少形成于五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形成于2.1亿-2.9亿年间;全长约20公里、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连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中国地质大学实地考证,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科考探险,引领旅游时尚潮流

  地质资源成旅游新热点

  而在10年之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场景,除了当地居民,几乎少人造访。

  本世纪初,随着科考探险旅游在国内兴起,鄂西南的喀斯特地貌逐渐吸引到了一些特殊客人。2006年,由中外18名科考专家组成的科考队,历时20天实现了对恩施州利川市腾龙洞的完整科考。由此,引发了中外探险科考专家对当地喀斯特地貌的兴趣。

  之后,多支中外联合科考队进驻恩施,展开了纵深的科考。正是在这一波“探险热”的引导下,当地丰富的地质资源逐渐为人所知。如今为人熟知的恩施大峡谷,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被撩开面纱的,由此,长达20多公里的云龙河地缝也被发掘出来。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