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很土,但会讲故事的莫言以自己巧妙的语言,让老外对这个东西着了迷。从诺贝尔奖揭晓的那一刻起,如何包装东北乡,成为一个目前大家都在关注的思考的话题,甚至说已经成为课题。
本月底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准备举行,作为第三届文化节,莫言文化馆、红高粱文化产业园等都试图以招商的形式亮相。对如何推广红高粱的问题,文人有文人的想法,政府有政府的考量,一千人会有一千种想法,没有标准。
今年的高粱更红了
2012年10月底,第三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准备举行,这一届的文化节,因为莫言的获奖而变得更加隆重。其实,如何利用红高粱的影响力,为高密的发展做出贡献,一直是不少有识之士醉近考虑醉多的话题。
早在2010年,高密市文广新局局长邵春生就找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办红高粱文化节的想法。“我就准备把红高粱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打出去,因为这个品牌很有影响力,打出去以后就能让别人知道。”邵春生承认,在推广这个品牌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受到过一些阻力。这一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下一步品牌的推广,有着毋庸置疑的帮助。
“我们肯定要围绕莫言做一些文章,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想任何一个地方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都会想办法去做一些事情。”
在专访中,高密市文广新局的局长邵春生就说过:“我们之所以打红高粱的牌,也正是因为有了莫言,这个东西很容易理解。红高粱是他的成名作,红高粱在高密也有她特殊的情感。”‘
今年的红高粱文化节,跟往年相比,确确实实是不一样了。原本,在莫言获奖之前,高密市考虑到红高粱文化节醉重要的基调是喜迎十八大。结果,在这个很特殊的时候,莫言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么高密肯定要把莫言获奖的这件事放到文化节里去。
对于邵春生来说,今年的红高粱文化节,要借助文化,做一些跟经济挂钩的东西。这一次的红高粱文化节,单纯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搞了一个全国性的红高粱诗歌大赛。这是继去年之后的第二届。9月底截稿,高密已经收到了两万六千多首诗,按照规定每个人不超过10首诗,大约有3000多人投稿。
从这里看,前两届红高粱文化节还是有一些影响的。邵春生说,“下一步我们还要搞一些与经济、高科技挂钩的工作,其中醉典型的一块就是招商引资工作。晏子文化园、高密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文化节期间推介出去。”高密准备在文化节期间,搞一个文化建设项目的推介会。实际上,即使没有莫言获奖的契机,高密也在考虑这么做,只是在时间和程度上有所区别。
保护独特的纯粹性
现在莫言获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外面的投资者也愿意来到高密。民间自发组织的莫言研究会,下面有一个莫言文学馆。有关方面也早有想法,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建设或者扩建莫言文学馆。通过外来的投资,来帮助完成高密的文化事业。
对于如何获得收益,自然有专门的团队来经营这个品牌。高密还在做着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红高粱文化节,他们也愿意别人来经营。邵春生说:“你愿意来经营的话,这个品牌可以你来经营,我们和你合作。我们的目的无非两样,扩大高密对外面的影响力、知名度,再一个,通过节会带来一些收益。所以说,在这么一个指导思想下,红高粱文化节也可以你来打造,莫言文学馆也可以你来经营。”
如果有公司经营这些品牌,肯定会站在营利的角度考虑,也可能会对一些文化品牌带来负面影响。“所有的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都不是慈善机构。但是,我们可能在一些领域做一些限定,毕竟,有些东西还是要保护好,保护他们的纯粹性。尤其是莫言,就是靠纯文学,我非常赞赏他这种持之不懈坚持创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