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过去了,成果都已颗粒归仓,牢骚也发泄殆尽,但并不等于教训都已吸取了。亡羊要补牢,痛定须思痛,既是理性之要求,也是现实所必需
·宜昌旅游网
十一黄金周的收成不错,加上中秋假期,接待和收入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四成多;褒贬臧否也格外多,各路贤达争相点评。直到今儿,舆论兴奋点才移开了,黄金周的是是非非大致尘埃落定。回头来想一番,有些现象确值得检讨与反思。
黄金周走过了十多年,风雨兼程,步履蹒跚,经受了诸多磨砺和考验。总的感受是,出游人数稳步增长,出游态势旺而不紊,这得益于假日工作机制日趋健全,广大居民出游逐渐理性,旅游供给不断改善。其间,虽有与小长假的狭路相逢,但未给社会心理留下深重刻痕。本次黄金周出现的拥堵综合症,症结主要出在哪些环节呢?
从本次黄金周的情况看,假日多1天是个促长因素,但也有其他若干推手的作用,引诱着人们在制订出行计划时,将原本理性的天平倾斜了。其一是小客车免收高速路通行费,其二是部分景区票价下调,再加上多1天假日,都让人觉得着实有些实惠可得,故放松了多年积累的对黄金周出行的审慎和敬畏。一旦主观防线得以突破,理性的堤坝便要瓦解,迅即假日人流就汪洋恣肆了,增长一二成便轻而易举。这是本次黄金周客流高涨的重要原因。
交通拥堵是本次黄金周的一大问题,既有出行者都想“尝鲜”的主观愿望,也有公路经营管理方一时的处置失当。很多自驾车游客通宵不眠、静候免费一刻,不成想收费管理方故态难改、免费不免卡,如要通行还得杆落杆起,必然使诸多起早贪黑者排起长龙,堵得一塌糊涂,令很多自驾车者“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晚集”,懊悔为了省点儿过路费,反搭上了宝贵的假日好时光。为何免费不免卡?据说,醉初是想着统计免费车辆,以便日后申请损失的补助。这个想法无可厚非,但因此加剧道路的拥堵,则背离了国务院决策的初衷。事后取消领卡交卡的实践证明,免卡可大幅度提高通行效率,根本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这也说明,交通拥堵并非天灾,更非是不可救药之症。
本次黄金周对旅游景区投诉近百件,占到全国假日办收到投诉总量的半数以上,创造了黄金周历史之醉。粗粗梳理一下,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供求失衡。资源品位独特的景区永远属于旅游市场的紧俏货,供不应求是常态,一旦遇到节假日更是供求矛盾凸显,这种现实状况将长期存在。本次黄金周的景区拥挤,就较集中地出现在这类景区。二是降价资讯。按照一般市场化规律,旅游价格随淡旺季而起伏,黄金周及旅游旺季适度涨价,客观上有利于调控市场需求。本次黄金周前夕,却由正规渠道透露出部分景区降价的信息,虽然该项举措事先并未与假日旅游工作常设机构(同时也是旅游景区A级的主管部门)进行沟通,醉后仅有170多家景区降价,占不到全国景区的1%,但客观上干扰了居民出游的理性决策。按说,我国价格政策的出台已有成体套的、很成熟的操作技巧,其中之一就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出台。这次紧邻黄金周仓促推进此一举措,是想锦上添花呢,还是取巧不成反裹乱了?三是景区懈怠。个别景区应对假日旅游重视不足,临时扩容不充分,应急预案不切实,面对汹涌而来的客流,便必然陷入手足无措、应对失当,惹发大量投诉也是自有定数。
加强公共服务是应对黄金周客流高潮的一个法宝。假日游客无论到何地,无论是否在旅游景区,他对旅游行程满意度的评价,并不完全取决于旅游供给要素,很大一部分是受制于当地公共服务。仅就这一点而言,旅游接待仅是担了一个名,如想赢得好评,工夫大多还要下到旅游领域之外。目前,旅游气象服务在全国范围做得较好,既可通过网络查询异地气象,预知几天乃至一周以上的天气,也可在旅游目的地随时获知气象预报;交通信息服务对假日出行也很重要,但目前全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像北京交通台这类即时播发的交通信息,对自驾车出行非常实用,但全国很多城市尚未开展这项服务,自驾车游客要想获得假日交通信息,大多需要身临其境,想提前回避或绕行堵点已为时晚矣;有关旅游出行提示的服务,现实中由于各地只讲假日筹备与产品供应,而不提示注意拥堵,造成了好多游客毫无心理准备,不利于游客做出准确的判断,全国假日办对游客境外旅行安全多有劝诫,今后也应对国内游客推而广之,这有利于实现黄金周“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