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景区发展问题要靠发展解决

   2012-12-18 5490

  跨界旅游景区之所以会发生纠纷,从表面看是对旅游资源归属问题和发展空间的争夺,但实质却在于利益之争,核心利益在于社区居民利益。对于此类问题,在高度重视、理清原因、综合应对的同时,重视发展、依靠发展才是解决跨界旅游纠纷的根本

  □ 窦群 来源:宜昌顺达国际旅行社·三峡旅游

  近期,一些媒体对地跨河南、山西两省的云台山“闹剧秀”进行了广泛报道,对此,社会各界呼吁妥善处置跨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纠纷问题。实际上,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旅游发展纠纷,属于旅游发展实践中经常碰到的现实问题。由此导致的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不完整或重复开发,小则给许多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制约,大则引发社会群体事件、危及社区公共安全乃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典型的旅游发展中的公共管理难题。笔者认为,对于此类问题在高度重视、理清原因、综合应对的同时,重视发展、依靠发展才是解决跨界旅游纠纷的根本。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跨界旅游景区之所以会发生纠纷,从表面看是对旅游资源归属问题和发展空间的争夺,但实质却在于利益之争,核心利益在于社区居民利益。跨界区域内的旅游先发地区率先开发旅游资源得到先发利益,其他后发地区在觉醒后面对明显的对照,难免有阶段性的心态失衡,如果旅游资源本身又存在诸多不确定的行政跨界,产生纠纷就在所难免。晋豫两省之所以会因为云台山旅游发生纠纷,就是因为云台山景区的河南部分经过逐步积累,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旅游胜地,具备了一定的品牌价值,使当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附近居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得实惠。而相比之下,山西部分的旅游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综合效益尚未得到体现。两相对比,相同的资源,迥然不同的经济、社会效益,其结果必然是“纠纷”不断。

  在利益之争中,社区群众利益能否得到体现和保护又首当其冲。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重视和保护社区利益,不仅是我国旅游发展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国际上倡导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所遵循的普适原则。晋豫两地围绕云台山的地界之争所发生的一些小纠纷,直接参与者是期盼着从云台山旅游发展获益的山西地界的村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社区利益保护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利益,为此,当地政府应以此为契机,增强紧迫感和动力,关注当地村民期盼发展旅游、共同致富的迫切心情,以发展旅游解决旅游纠纷,逐步使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跨界旅游纠纷的基础性工作。

  回过头来,还需科学看待和分析旅游发展的跨界问题。旅游资源作为完整的地理单元,是由地球自身的演化机制自然形成的边界,而行政区划则是由人类人为划定和改变的界线,这两种界线经常不重合,由此造成了各类空间尺度的旅游资源被各类级别的行政区划分割的局面,大到跨国(省、市)界,小到跨县(乡、村)界,因此,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行政区域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对此,我们需要科学认识、尊重规律、理性对待,试图回避或者将类似的问题简单化处理,都不利于这类问题的解决,这是认识和解决旅游发展跨界问题的科学前提。

  缓解和醉终解决跨界旅游发展,各利益相关方(不管是涉及几个方面)都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在一个醉基本的认识上达成共识,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为基本取向,而不是鼠目寸光、相互诋毁、互相拆台。

  在跨界旅游发展中,后发地区应“知耻而后勇”,认真学习借鉴先发地区的经验,按照统一规划、错位发展的思路,努力改变自身“抱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局面,尽快走上通过旅游发展脱贫致富的道路,用发展来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差距,而不能被“干扰滋事”的心态所左右,或通过对现实的利益“分羹” 的过激行为来解决纷争。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