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阅江楼“申遗”被指开国际玩笑

   2012-12-18 4570

  “胡扯”“炒作”“自娱自乐”……南京阅江楼等全国十大名楼将共同“申遗”的消息经现代快报 (微博)报道后,立刻引起网友们的关注。有网友说:“这个事情是捣糨糊,阅江楼才建了几年啊,就想进世遗?”而国内的古建专家、文化遗产专家们也纷纷摇头,一位专家直言,这种行为太轻佻,简直是开国际玩笑;有的专家认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首先要符合国际游戏规则,前提是申报项目具有世界性意义和价值,至少是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阅江楼连文保单位都不是,拿什么去申遗?阅江楼、黄鹤楼等十大名楼要去申遗,明知冲不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还非要去做,这都是“利益”在作怪。

  网友质疑

  牵头单位是否具有权威性?

  对于全国十大名楼联合申遗,有网友首先对牵头单位的权威性提出了质疑。据了解,全国十大名楼申遗的牵头单位是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会员是全国11座名楼,旨在探讨名楼保护和挖掘名楼历史文化,共同促进名楼旅游发展。“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其实是11座名楼组成的,会长、副会长等等基本是各大‘楼主’。每年的名楼年会,其实就是11座名楼的大聚会。”一位专家介绍说。

  10日下午,记者联系上了该委员会的会长邹律姿,他说这个委员会成立得比较晚,于2004年才成立,挂在中国文物学会下,由民政部批准才成立的。目前成员单位确实才11个,不过未来希望全国的名楼都能够加盟进来。至于网友们的质疑,邹律姿说“下个月大家碰头开会,其实就是联合达成共识,前期的工作很多,不是马上就要实现的。至于能否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还得看是否得到各个地方专家的认可,是否能够得到地方的支持,能不能把文化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做到位。”

  专家指出致命伤

  不少名楼是近些年重建新建的

  早已丧失了原真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遗项目规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原真性和完整性。原真性包括了刚建成时的原状,也包括现存事物状况,还包括各个时期的痕迹。

  申遗前提条件

  古建、文物专家们认为,全国十大文化名楼申遗有致命伤,那就是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遗项目规定的前提条件:原真性。原真性包括了刚建成时的原状,也包括现存事物状况,还包括各个时期的痕迹。

  然而,十大名楼中,大多数都是醉近几十年才重建的,人们今天见到的黄鹤楼,是上世纪80年代以清同治楼为蓝本重建的,其建筑价值已大打折扣;滕王阁是1985年依照梁思成所绘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而成;南京的阅江楼则是到2001年才建成开放。并且不少名楼已是钢筋混凝土建筑,早已失去了原真性。

  不过,邹律姿认为:“这些名楼都是各个地域文化的结晶,是各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历史上没有哪座楼可以上千年一直保留至今而不毁坏的,所有的楼阁都是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的,每建一次都是历史文化的提升。”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说,这十大文化名楼中的七八个他都去过,除了西安的钟鼓楼、岳阳楼、天一阁等是“上了年纪”的外,其余的一些名楼就是古式建筑,连仿古(风)建筑都谈不上。“我们考古学中有仿古器一说,通俗而言,就是用传统材料(如陶瓷、青铜、铁器、竹木等等),依据传统工艺,做出与需要模仿时代器物相似的某一特定器物,可称为仿古器。同理,仿古建筑是要利用传统建筑材料、传统的技艺做法,建成和特定时代某个或多个具体历史建筑遗产一模一样的建筑才是仿古建筑,但十大名楼中的一些都只能算古式建筑或古风建筑,连仿古建筑都谈不上。”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