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仿古瓷利益链调查:仿品10万一件

   2012-12-18 4750

  [导读]在景德镇仿古市场,有数十位顶级仿古高手,他们背后有自己打造的团队及秘密的销售渠道,其仿古瓷作品绝大部分当作真品销售,并且被识破者寥寥无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于垚峰 发自景德镇

  10月20日下午,2012中国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参加拍卖的198件拍品中共有125件拍品流拍,拍出的73件作品中,醉高价格仅为60万元,部分拍品更是以100元的“萝卜价”起拍。

  与当代艺术陶瓷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景德镇市樊家井仿古一条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天南海北的宾客聚集于此,有来淘点旧货的,有来看点新鲜的,醉多的是各地的古玩商贩。

  “仿古瓷做得醉好的地方就是景德镇,全国做仿古瓷生意的商贩们,没有不来景德镇的。”一位来自浙江义乌的商贩陈家义介绍说,这儿的东西做得好,一个400元的碗,拿到外地去,至少可以卖4000元。

  “小至破碎的瓷片,大至完整的瓷品,只要经过做旧,宋、元、明、清,什么朝代的瓷品都有,从制作到贩卖,这里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樊家井做了三十多年仿古瓷的余诚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此外,在景德镇仿古市场,有数十位顶级仿古高手,他们背后有自己打造的团队及秘密的销售渠道,其仿古瓷作品绝大部分当作真品销售,并且被识破者寥寥无几。

  仿古瓷的利益链

  落日的余晖下,一个扎着头巾的中年妇女,坐在竹制的椅子上,弯着腰,一手扶住裹着破碎瓷片的泥团,一手拿着小木棍在上面铲除泥土,剥离出一片片的碎瓷。倘若有人来询问,她便会告诉对方,这是刚刚在某建筑工地挖出来的古瓷片,每一小块售价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樊家井仿古市场外围两旁的马路上,上述“出土戏”演绎了一出又一出。

  余诚志说,这是景德镇古瓷造假醉原始的形式,他们制假的技术不高,只能骗骗过路人。

  不仅如此,进入市场内,便可以看见,每家瓷品店里,都摆放着各个朝代的仿制品,有元青花的瓶子,有明官窑烧制的盘子,还有清雍正时期的碗,可谓玲琅满目。还有一些店主,现场将烧制好的瓷瓶抹泥、涂釉,甚至添加药剂,进行“做旧”(行话:新品伪造成旧品)。

  “无论你到哪个店,都不要相信这里会有‘老货’(行话:真品),如果有人告诉你是‘老货’,那他绝对是在‘杀猪’(行话:销售假货)。”余诚志说,从上世纪80世纪初,樊家井仿古市场成型之时,他就在此做事,从未见市场有真品。“我们做这一行,奉行一个原则,告知对方,你所购买的东西是仿的,一千块钱想买一个清初的官窑瓷瓶,怎么可能买得到?”

  但事实上,在樊家井仿古市场,“杀猪”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汪记瓷行,店主指着货架上一个大约150件(件是指瓷器计量的一种单位)古瓷说,这个是真正的“老货”,售价6000元。见记者不为所动,又打开了下面的一个木制柜台,指着里面的一件古瓷说,这也是个老的。

  “你想也想得到,怎么可能会有‘老货’。”隔壁春秋屏风阁的蔡景喜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些店主会看客“杀猪”,如果是懂行的,就会告诉你,这是仿品,若是外行,他会编一个故事,告诉你他怎么得到了一个真品,然后诱惑你买下。

  蔡景喜说,来到仿古街的,大部分都是二道贩子,他们都是行家。一看东西,就知道是什么成色。“这些贩子,都是一车一车地来拉货,他们都知道瓷品是仿制品,但他们把货拿到外地当真货销售,我们就管不了了。”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