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目标:三峡机场开通宜昌至港澳地区和国外包机及定期国际航班,宜昌港水运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口岸,设立市级外经贸发展促进专项资金,把宜昌建成中国醉佳(观光)旅游城市和三峡旅游醉佳目的地城市
三峡商报讯(记者易艳)昨日,宜昌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宜昌市未来扩大对外开放的奋斗目标及重大举措。
奋斗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吸收外商投资7亿美元,年均增长10%;外贸出口25亿美元,年均增长15%;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营业额7亿美元,年均增长15%;外派劳务4540人次,年均增长15%;三峡机场开通宜昌至港澳地区和国外包机及定期国际航班,年出入境人数达到6万人次;宜昌港水运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到2010年,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50万人次,年均增长22%。
为此,宜昌市将重点引进能提升宜昌现代制造业和市场竞争力的工业项目,鼓励外商来我市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培训中心;同时加大对内开放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引进内资100亿元以上;对外商投资500万美元或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立项目责任制,重点跟踪服务;把宜昌建成中国醉佳(观光)旅游城市和三峡旅游醉佳目的地城市;到2010年,力争将宜昌初步建成鄂西渝东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积极支持国际知名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宜昌,开设网点;设立市级外经贸发展促进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用于充实专项资金,保持并逐步扩大规模,重点支持优势出口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新产品研发、国际市场开拓等,支持机电、电子元器件、化工、纺织品、农产品等五大出口基地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