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推动振兴 远安描摹绿色发展

   2018-09-26 10050

 远安位于湖北省西部、宜昌市东北,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钟灵毓秀,山水润泽。国土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4%以上,辖6镇1乡117个村(社区),人口19.5万人,是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

作为轩辕黄帝正妃嫘祖的故里和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安山青水美,环境优美。原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视察远安时,曾赞其“山清水秀,民宅秀丽,民风淳朴,似世外桃源”,是湖北省“绿色湖北,美丽荆楚的典范,是全面发展,跨越发展的典型”。昨日,记者对远安以全域旅游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绿色发展使命进行了采访。

风景秀丽的远安山水画卷

绿色发展 远安

2018年6月19日,市发改委、统计局、环保局、目标办对14个县市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并公开发布结果。据2016年绿色发展评价结果,远安、秭归长阳位列前三名。其中,远安绿色发展综合指数为84.91分,居全市榜首。

全域旅游推动振兴 远安描摹绿色发展

宜昌市对各县市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实行一年一评价,五年一考核,主要目的是综合反映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总体进展情况。

远安连续9年被评为宜昌市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优胜单位,先后4次进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行列,2016年在湖北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名列三类县(市)第2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远安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林业建设先进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省委、省政府肯定远安是“绿色湖北、美丽荆楚的典范,全省全面发展、综合发展的典型”。远安县的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林业、城乡垃圾处理等工作多次在国家、省、市大会上交流经验。

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沮水之滨的远安,到处绿意葱茏,繁花似锦。绿色,给了远安连绵不断的转型发展活力。在“创新、绿色、协调、发展”发展理念指导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远安县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远安发展“1234”战略体系,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长3.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亿元,外贸出口1.1亿美元。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回龙湾嫘祖文化园西河大峡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国际田野马拉松、热气球赏花嘉年华、嫘祖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全年累计接待各类游客6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营业收入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1%和24%。

“第一书记” 发展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如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远安的答案是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加强一线堡垒建设。“品龙凤酒,游庞家湾。”

2018年夏天,来自浙江、湖南、武汉等地的1.5万名游客,纷纷走进一个叫做龙凤的村落,只为品一壶龙凤美酒,住一晚明清古居。

本是远安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的龙凤村,其致富秘诀,引来30多个参观来此刨根问底,追寻答案,醉后大家的眼光,聚焦到村党支部。

龙凤村的党支部书记薛明华说,这个村在2014年以前,党组织一直比较涣散,所以村经济的发展,也处于落后的边缘状态,是龙凤村的“第一书记”为这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该村担任“第一书记”,是原远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杰。王杰到任后,为村支部配班子、强队伍,让龙凤村一年内从三类支部上升为二类支部。

之后,现任远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宏华,接棒该村的“第一书记”,继续带领村党支部发展集体经济,依托该村现有资源,采取收购、租赁等方式,对村里的21栋古民居统一进行维修改造,吸纳村里的贫困户参与景区建设和环卫保洁。如今,不仅成为游客放松心灵的栖息地,也成为支部带领致富的示范基地。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龙凤村的蜕变,是远安全县“一盘棋”的缩影。

远安坚持以“事”为中心,优化组织设置,抓实基层支部。依托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全县脱贫攻坚临时党委暨指挥部,在7个乡镇分别成立临时党总支暨一线作战区,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临时总支书记,7名县委常委包保乡镇、15名县级领导包保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挂点,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同时建立以103个村党支部为核心,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等抱团发力的“一核多元”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带动各个领域力量向农村下沉,撬动优质资源向扶贫倾斜。

目前,远安县除为每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外,还下派600余名精兵强将,按照每村6名、“5天4夜”进行脱产驻村扶贫,其中指定一名骨干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形成“1+6”驻村扶贫模式。同时总揽统筹,按照30个专业村连续三年每村每年50万元、其他每村15万元标准,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一次性为每村增加转移支付5万元,村平达18万元,保障村级刚性支出。

全域旅游 振兴

回眸远安发展,醉大的改变是思想的转变。远安县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标准助推乡村振兴,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施策,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采访中,远安县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远安县的农业长期面临着农业发展模式单一、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瓶颈制约。为了破解这种不利局面,远安县委、县政府近年来以农旅融合为抓手,积极开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多重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收益。以旅游商品标准提升农产品质量。大力实施旅游后备箱工程和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进一步突出游客需求导向,对优质米、食用菌、茶叶等优质特色农产品进行再包装、深挖掘,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同时,以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农业园区。推进旅游规划与农业示范基地规划深度融合,将观光、体验、科普等旅游元素注入产业园区,目前,全县已建成特色农业园区22个、乡村庄园2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据了解,下一步,远安县将积极推进三峡林海蘑菇小镇、鹿苑黄茶产业生态公园和瓦仓大米千亩绿色高效示范基地等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

全域旅游,绿色环境是底色。远安地处山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难度较大,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平也相对不足。

对此,远安县委农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远安县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全域旅游倒逼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一是保生态,护住绿色本底。大力开展生态复绿、绿化美化、河道整治工程,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创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7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25个、市级生态村39个。二是优民居,创建宜居村庄。以“多规合一”试点为契机,统筹城乡规划,形成了“1个中心城区、2个中心镇、4个特色镇、约40个中心村、约60个一般村”的“12446”城乡中心结构体系,有效增强了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度和层次感。三是强交通,打造宜旅环境。在国省干道打造了近200公里生态走廊,完成了金家湾横鼎漂流、翟家岭等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8.3公里环鸣凤山生态景观公路被誉为醉美田野马拉松赛道。县内15户或30人以上村民聚居地公路硬化全覆盖,形成“城际-城区-城乡-镇村”四级公共交通无缝出行体系,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创建示范县。

城乡一体 诗境

远安县风景优美,全域处处是景区,是自驾游的天堂、自助游的圣地。

不仅拥有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金家湾、鹿苑寺,深壑幽绝的峡谷景观灵龙峡武陵峡,还有千姿百态的石林景观太清洞、怪石坡,林海茫茫的森林景观大堰、太平顶、数亿年前的奥陶纪、三叠纪爬行动物化石群等自然景观,更有充满道教文化底蕴的鸣凤山,楚人“首都”遗址南襄城,电影《山楂树之恋》外景地青龙湾等人文景观。

此外,远安独具魅力的花鼓戏、呜音,原始古朴的嫘祖信俗,幽雅拙野的山歌等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远安县坚持“全域统筹、生态引领、城乡一体”发展路径,按照宜居宜旅宜业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水平全面提升,走出一条独具远安特色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对此,远安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远安始终把统筹城乡作为重大战略,坚持以科学规划统领美丽乡村建设布局。通过前瞻定位,创新规划理念。突出绿色生态后现代主题,不断优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发展布局,确定“全域规划、自然生态、产业配套、服务完善、创新管理”的原则,着力构建“一主两副、两带三区”的城乡空间结构和“县城+特色镇+中心村”三级城镇体系。采取全局视野,推进多规合一。把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全域旅游和环境保护等规划体系积极对接、深度融合,实现城乡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增长边界、功能布局、土地开发强度“六统一”。

同时,远安县还提出建管并重,提质美丽乡村的做法。坚持内外兼修,拓展美丽乡村宜居内涵,留住乡情、乡韵、乡愁。用景区标准建设农村,突出乡村原生之美和田园风光,以10个美丽田园和10个传统村落保护为示范,大力推进靓丽社区建设、老社区提升和特色农房引导工程,将自然生态元素与农村民居有机结合,做到依山就势、显山露水,实现居住功能、景观功能和生态效应有机统一。建成200公里生态景观长廊,辐射带动52个新社区和1.2万户特色农房改造。双路、马渡河、广坪等新社区成为美丽乡村典范。

在坚守美丽乡村生态底色方面,远安县以打造三峡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样板为抓手,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公民建设,推进生态人文化、资源化、资本化。省内外30余县市区和社会组织前来考察交流。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清白”工程和农村“五乱”整治,“收干净、码整齐、弄通和”成为全民自觉行动,全域面貌清爽整洁,常年不见白色垃圾。远安被纳入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成功创建11个省级宜居村庄。

产业配套激发出城乡活力,远安县不断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强化新农村建设产业支撑。围绕翟家岭、金家湾、鹿苑寺、武陵峡、嫘祖故里等核心线路和核心景点,推进特色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向景区景点靠拢。积极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农产品变旅游商品。乡村旅游带动周边农村从业人员2万人。

瓦仓米、香菇、黄茶,沿路的风景……越来越多的远安元素行销各处;鸣凤山、武陵峡、太清洞……越来越多的优美景点吸引四方来客;农家乐、农家客栈、采摘园……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此度假休闲。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远安这个边远的山区县,正在用自己秀丽的风景、独特的底蕴,得到更多的人喜爱。“美丽远安,村村诗画”,绿水青山之间,远安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引流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探索,正在描摹远安绿色发展的美好前景。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