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地名来历全攻略

   2018-04-17 91480

据《史记.楚世家》载,楚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于此。《史记》索隐解释说:“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括地志》云:“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如上所述,夷陵是战国时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关”之称。关于夷陵名字的由来,《汉书.地理志》说得很清楚:“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旧志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皆称宜都郡、领夷陵、宜都、很出(今长阳)、宜昌四县。梁名宜州,西魏改名拓州,后周改为陕州,领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到了隋代,改陕州为夷陵郡,仍领原四县。唐代初期仍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复将夷陵郡改为陕州,亦仍原四县。五代时,始属前蜀,后属南平国,复更名为陕州。宋朝初年仍为陕州,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故名峡州,仍辖领原四县。元代置峡州路,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

宜昌地名

【西陵区】地名来历:以境内西陵山得名。西陵山面临长江,东面和南面为黄柏河环绕。属巫山。面积1平方千米。醉高点海拔124米。又称古夷山。辖6街道1乡:西陵街道学院街道 云集街道 西坝街道 葛洲坝街道 夜明珠街道 窑湾乡

伍家岗】地名来历:原为荒郊岗地,民国时期伍姓人迁此成集而得名。1949年后相继建工厂,与市区连为一体。辖4街道1乡:万寿桥街道、大公桥街道、宝塔河街道、伍家岗街道、伍家乡

点军】地名来历:以境内点军坡得名。建安19年(214年),三国蜀大将关羽在此点视兵马,领兵布阵而得名。点军碑立于点军坡顶南侧,碑高320厘米,宽105厘米,厚20厘米。为清光绪乙酉岁(1885年)纪念三国名将关羽在此点军宜昌总镇罗缙绅所立。至今碑文清晰可见“汉寿亭候点军处”等字样。辖1街道2镇2乡:点军街道  桥边镇、艾家镇 土城乡、联棚乡。

猇亭】地名来历“猇”据许慎《说文解字》云:“虎鸣也。”意为虎吼声。“亭”则为古代行政区划,十里为一亭。故猇亭为老虎出没的地方。一说传三国蜀将张飞任宜都郡太守在长江虎牙滩建亭,因亭椽柱上雕似虎类犬之兽而得名。另一说为背生两翼的老虎。辖3街道:云池街道、虎牙街道、古老背街道

【夷陵区】地名来历:因县北有夷山得名。一说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辖1街道8镇3乡:小溪塔街道、樟村坪镇  雾渡河镇  分乡镇  太平溪镇  三斗坪镇  乐天溪镇  龙泉镇  鸦鹊岭镇 下堡坪乡 黄花乡  邓村乡。

【小溪塔】地名来历:原名晓曦塔,清曾名新兴铺。1970年县驻地迁此置城关镇。1981年改今名。

绿萝路】地名来历宜昌人都知道绿萝路吧,紧靠我们的市中心广场,这个名字十分生态,给人不错的感觉。宜昌过去的老市区,面对宜昌以东,主要走绿萝路,绿萝路是老宜昌对外交通的一条干道。大家怎么也不会想到,过去人们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骡车,走这条路的骡马喧嚣,大家形象地叫这条路为驴骡路。后来,大家都觉得驴骡路的名称不雅,有点文学修养的人,沿其音,改其字,于是,这条路就有了一个好名字--绿萝路。我们要谢谢这位文人,如果还叫驴骡路,多么不堪呀!

【夜明珠】地名来历:古时一神仙路过此地,见这一带山川秀丽,不觉流连忘返,不想竟将一颗宝珠落在沙河河口,从此,人们每到夜晚便见这里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故名夜明珠路。人们多么牵强的附会呀!没有修建葛洲坝的时候,长江之水自三峡奔流而出,至平湖、黄柏河河口之处,江宽水夷,流缓旋洄,自上游顺流而下的因洪水或激流失事的人和动物的尸体大都沉积于此,漂沉于浅水之中、泥沙之下,枯水季节,白骨外显,星月夜深,磷光闪闪,人们避讳白骨幽魂,附会仙人龙王宝珠夜夜发光,名之为夜明珠!

【铁路坝】地名来历:位于城区东部,东山西侧,系指西陵一路与云集路之间的一片平坦地带,面积0.5平方公里,现为“夷陵广场”。川汉铁路宜(昌)万(县)段,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12 月10日开始修建,宣统3年9月停工。川汉铁路,四川人士倡修,起湖北汉口,到四川成都,定名川汉。初为官商合办,后改为商办。其间川鄂议定川省由宜昌修起。清光绪32年(公元1907年)7月,在宜昌设局筹划宜万段事宜。34年聘詹天佑为宜万段总工程司。宣统元年詹氏亲至工段勘定线路,当年10月28日开工。京绥、京汉、津溥线2000多名职工汇集于今铁路坝一带破土动工,建了一栋两层楼的办公用房。经过数年建设,在宜昌东北山岭间建成了一些涵洞、桥墩,宜昌至小溪塔一段路基也初步修通。已筑竣通车的是从宜昌码头车站至小溪塔之间的一段。宣统3年4月,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签订借款筑路合同,宣布川汉,粤汉两干路收归国有,借外资修筑,商办前议同时取消。5月,四川组织保路同志会,保路(保川汉路商办)破约(破清政府与四国签订的借款筑路合同)之声波荡千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川汉铁路宜昌分公司致电成都总公司,谴责清政府,表示对清政府的这一行径当拼力拒之。川汉铁路股东数百人群起要求宜昌府退还股本。聚集在宜昌的数千名筑路工人,为争路面与清军发生了武装冲突。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就这样爆发了。8月,武昌首义,接着宜昌反正,9月,川路全部停工。民国2年(公元1913年)6月,交通部派员接收川路工程,四川商办川汉铁路驻宜公司停撤,工程全部物资包括已筑成的一段线路的铁轨、枕木,陆继拆运,移作粤汉铁路营建之用。川汉铁路宜昌工场事宜全部终止。四川商办川汉铁路驻宜公司醉后一任总理李稷勋(曾任沮政府邮传部参议),于民国4年(公元1915年)写了《四川商办川汉铁路宜昌工场志痛碑文》,刻石立碑又称“血泪碑”。此碑于民国4年勒石,置于东山寺(今东山烈士陵园)西禅室墙外铁因庵内,现已无下落。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湖北省政府委派“赵铁公”(湖北沔阳人、保定军校毕业)为宜昌县长。赵任职期间组织了平整铁路坝工程,赵只征集民工对上铁路坝进行简单平整了高低不平的地面,而他却向省政府申报拨款是平整铁路坝广场工程。这也是赵在宜昌进行醉后的一项工程。据说在平整铁路坝中,还挖出部分分散落的铁轨等器材,赵也变卖化为私有。赵后来因人命案被撤职吃官司,这个准备命名为“大公广场”的铁路坝也就成为泡影。由于铁路坝一带是修建川汉铁路的基地之一,因而得名。后来因国民党曾将铁路坝改建为飞机场,所以,群众中也有把铁路坝称“飞机场”的。

【葛洲坝】地名来历:葛洲坝水利枢纽,是我们长江之上第一次人工大江截流,建成的一个大型水电站,可以说,葛洲坝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对当时的中国能源、对后来的三峡大坝建设,都起到了作用,对我们宜昌,更是作用巨大,没有葛洲坝,就没有今日的宜昌。葛洲坝就位于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醉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坝型为闸坝,醉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其中二江水电站安装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机组;大江水电站安装14台12.5万千瓦机组。年均发电量140亿千瓦时。首台17万千瓦机组于1981年7月30日投入运行。长江三峡段,坡度陡,落差大,峡长谷深,不但水利资源丰富,又有优良的坝址,是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理想地点。毛泽东曾为此写下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篇。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宜昌市区西部的长江干流上,坝址距三峡出口南津关2.3公里,距三峡大坝坝址37公里,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因坝址横穿江心小岛葛洲而得名。这里的江中有葛洲和西坝洲两个小岛,把长江分割成三条水道。当时,人们把这段江段的几股河流,分别叫做大江、二江、三江,名称一直沿用,可是目前只有大江和三江了。原来,修建大坝电站的时候,天然的江心岛,为分期施工导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利用江心岛作为跳板,分段施工,分期导流,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工程完建后,位于右岸和西坝之间的葛洲坝江岛,完成了历史使命,大部分被开完淹没,不复存在,人们为了记住这个小岛,就把位于其上的水利枢纽,命名为葛洲坝,是葛洲坝江岛,形虽不在,名永长存。目前,三峡大坝修建完成之后,葛洲坝水利枢纽可以借助三峡大坝的巨量水库,发挥更大的效益,三峡总公司正在做方案,葛洲坝二次建设扩机扩容的大幕,即将开启。

【中书街】地名来历:据《东湖县志》载,因明代中书王璲曾在此立中书坊,故得“中书”之名。王璲善诗赋,其文集为当世所重。诗词隽永,得唐人风格,举笔千言立就,不为绮靡之辞。可云特立。亦工书善画,小楷、行书,“皆雄秀”过人,可谓“诗书画三绝”奇才。中书街位于原宜昌古城之内,它虽短而狭窄,但却是形成于明代的古老街道。宜昌古城旁山依水,小城面积不大,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不过几箭之地,而中书街虽然不长不宽,但在当时确是老城的重要街道,也是城内政治经济的中心所在。中书街历来为名流之士的居所。一个小小的地方街道,因为和历史名人的结合,而名传数百年,人们从这里走过的时候,应该不要忘记古人,也算是饮水思源之意。

【杨岔路】地名来历:据传,因原出宜昌古城南门后,有一条小径至此分成两条小道,一条通伍家岗,一条过金巴岭至土门,其形似翻草用的杨岔,后又逐步演变为杨岔路。所以,杨岔路是先有路,后有名,再形成街道,而街道是借路之名。宜昌沦陷前,杨岔路一带仅有数家茅草房,一家杂货店。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搬来一些人家,又开了两家杂货店。至解放前夕,这里才形成了一条小街。现在,由于宜昌市城市的扩大和发展,杨岔路一带已成为繁华城区的一部分。

【桥边镇】地名来历:传昔集镇形成于桥头,名大桥边。后简为今名。

【土城乡】地名来历:原称土城寺。因四面山形似城,昔建有寺庙,故名。后简为今名。

【三斗坪镇】地名来历:传昔有人以三斗米作资本开店,故名。1985年置镇。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