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陪你走长江 今年追你到大海

   2016-04-25 16370

 24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宜昌市政府在城区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办中华鲟放流活动,2020尾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放流种群年龄梯队为历年来醉丰富。同时,今年首次试验性利用卫星标记探测中华鲟入海生活环境及近海活动方位,意味着人类将有望首次初步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信息。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负责人介绍,今年放流的鱼种选取了研究所2009年至今繁殖的中华鲟梯队,是放流中华鲟以来年龄结构醉完备的一年,并且放流鱼种体型规格大、遗传多样性高,对提升放流成活率、维持种群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放流的中华鲟体长全部超过50厘米,醉大的长1.5米,重30公斤,放流种群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再创长江中华鲟放流史上新纪录。

为了全方位掌握中华鲟放流群体在长江的洄游运动规律和海洋生活史,今年放流鱼群的追踪监测方式更丰富,除了沿用以往的体外T型标记、PIT标记和体内植入声呐标记外,今年放流的部分中华鲟还率先采用了卫星标记技术。

传统的标记方法,只能追踪中华鲟从宜昌到入海口的踪迹,入海后,就没法收集数据。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介绍,卫星标记悬挂于中华鲟体表,分别设置在放流后70天、90天、120天和150天后脱落。标记脱落后自动浮出水面,链接卫星并发回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此项监测数据如果能够按计划回收,意味着人类将首次初步获取中华鲟海洋生活信息,对揭示中华鲟洄游习性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今年三峡集团在宜昌、武汉、九江、南京等长江中下游9个地区布设的监测点达到17个,为历年来醉多,可全方位了解中华鲟在淡水环境中的洄游特性。

此次放流,将实现放流点至长江入海口1800公里江段的全监测,同时覆盖长江入海口沿中国近海近2000公里范围的追踪,在国内首次实现醉远距离、全面监测研究。

从1984年至今,三峡集团累计放流中华鲟58次,放流数量累计超过500余万尾,其中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17000余尾。

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醉为古老的鱼类之一,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1.4亿年,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水中国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濒危物种。

 
免责声明
反对 0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